当前位置:豆皮小说>武侠修真>中国结> 第5章 白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白发(2 / 2)

官场崇尚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从此,老杨更加按时、更加认真、更加虔诚地染发。

几年过去,老杨先副处长,后处长。老杨看看同事、同学的进步速度,自己不出类拔萃,然也够意思了。农家子弟,不是特别倒霉或者特别幸运,在省直兢兢业业一辈子通常也就是熬个正处级。刚当上处长时,老杨心满意足,自己一个山沟农民的儿子,缺后台少外援无吉星,不擅不正之风歪门邪道,祖上连村长都没有出过,进城举目无亲,全靠自我奋斗,奋斗成有职有权的处长,组织够意思,自己也够意思了。正处级,老家人都说是正县级,跟书记、县长平起平坐,这辈子值了。老杨发誓,以后对职务升迁之类的事儿,要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组织提拔自己,不喜;不动自己,不悲。

想是这样想。当了几年处长,见了大世面,老杨觉得还是当大官好,最起码弄个副厅级再退休,才无愧祖宗无愧自己无愧子女。

不想当厅长的处长,也许有,但绝对不多。处长多如牛毛,厅长少似牛角。狼多肉少,老杨年年不见好消息,时时一筹莫展,郁闷惆怅挥之不去。

老杨突然想起北京的老孙。打那年在成都分手,两人通过几回电话,都是老杨打给老孙。老杨老说要去北京看老孙,其间确也多次去首都出差、开会,但不是时间不巧,就是老杨突然没了心情,反正最终没去见老孙。现在有了心事,需要高人指点迷津。想到老孙,老杨立马给老孙打电话,说要去拜访老兄。

老孙一口京片子,说,你来你来,反正我二线了,有的是时间,陪你好好聊聊、到处转转。

在北京重逢,老杨、老孙嘘寒问暖、打了嘻哈后,老孙说,兄弟你这人真不错,早当厅官了吧?

老杨叹气,说资历比我浅的,能力不如我的,都提拔了,可我这儿一丁点动静没有,唉。

老孙上下打量老杨,哈哈一笑,说:“老弟啊老弟,当局者迷,搞不好问题还是出在头发上。”

“啊?”

“老弟恕我直言。在省直机关,处级算中层,厅级是领导层。单位提拔中层,看重的是年轻能干。选拔领导,强调的是老练持重,看重的是丰富的管理经验,得让领导对你的老成、稳重抱有坚定的信心!”

“这和发色有直接关系吗?”

“当局者迷啊杨贤弟。你想想,当年提处级干部,强调年轻能干,你满头白发,算是不合时宜吧?如今提厅级,强调老成持重,您这头发比小伙子还黑还亮,也是不合时宜嘛!”

老杨从此不再染发。

顶着满头白发,老杨似乎老了很多,看起来也持重、稳重了许多,有了老成干练的范儿。

五十八岁那年,眼看要过年龄硬杠杠,老杨被提拔为副厅级巡视员。马马虎虎论,绝对是副厅级干部。

公示后,有人有意见,找领导倾倒不满,说,老杨这么平庸的人都能提拔,影响全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哩,党的干部政策没有论资排辈这一条吧?

领导手一挥,说,同志啊同志,有意见请保留。有啥想不通,看看老杨那头白发。老同志了,为党工作了一辈子,头发全白了,马上要退休了,请多理解吧。

老杨得信儿,顾不上恼恨点眼药者,顾不上感激领导的深情厚谊,首先想到的是对老孙的五体投地。老孙,真是关键时刻能指点迷津的神人、贵人。

老杨找个机会去北京出差,拎着茅台酒、毛尖茶去看望老孙。

两人在胡同里寻家小馆,就着卤煮火烧、爆肚、豌豆黄,用小瓷瓯喝茅台。

老孙还是满口京片子,还是好为人师,还是一副啥都门清的范儿。喝了几杯酒,老孙摇头晃脑地说:“老弟啊,哥哥没有骗你吧?可惜啊,你这人太老实,认识我也太晚,要不然,早该正厅级了,哈哈哈。”

老杨跟着哈哈哈。

又喝一杯,老孙又道:“老弟,刚才那是开玩笑。您能有今天,一要感谢组织培养,二要感谢领导慧眼识才,三要感谢命运眷顾。当然喽,自己优秀是重要前提喽,哈哈哈……”

老杨端着酒杯,陪着哈哈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