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她是谁的那一霎那,太子看清了那张若风若雪的脸。
“谢……”
他从梦中惊醒,猛地坐了起身。
心脏极速跳动,胸口起伏,头痛欲裂。
有下人在外轻声问候:“殿下可是做了噩梦?”
太子定了定神,逐渐从梦中缓过神来,沉声道:“无妨。”
屏退了下人,太子却毫无睡意。
这梦境太过真实,仿若前世。
他瞧着床前空落落的,想的却是祝福之意那红琉璃、石榴纹白玉。
心中的惶恐与沉痛仍有余韵,他梦中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当一个好太子,却不是一个好丈夫,竟让心爱之人香消玉殒。
果真还是动了情……太子少有的面色茫然。
随后,苦笑一声。
翌日,太子早早便起。
他昨夜苦思冥想,今朝刚醒,没来得及用早饭,便匆匆去了书房,拟定了一封草案,想呈给父皇。
那草案便是有关机关之术。
有下人进书房送饭食,太子思如泉涌,并未理睬,待贴身的几个劝了又劝,他也正巧写完了,这才坐下来,用了些粥。
这世上真有如此真心,叫礼仪教法,百无一用。
太子身处高位,懂得恩威并施,却也离人间真情最过遥远。
他对此很是陌生。
好在,他承认自己心悦谢灵昭,并愿意为她做一点事。
你既醉心机关,我便立法立规,叫人规范商界,以免造假之风盛行。
太子垂眸,瞧着那书案上,未干的墨迹,将手中的白瓷碗轻轻搁下。
太子这道折子上的很是及时。
谢灵昭身为女子,推行机关风潮引起非议久久不能平息,但这股风潮已然起了,自然需要公文规范。
坊间见这类物件如此便利,又如此风靡,自创的,改造的,造假的,比比皆是,一派野蛮生长的乱象。
太子这道折子自是引起了皇帝与大臣们的重视。
不几天,皇上便召见了太子。
殿内,皇上坐于窗前,不急不缓地抄录咏颂春日的诗词。
太子跪地扣头,“给父皇请安。”
“起来吧。”
皇上并不抬头,像是醉心于文人才情,继续抄录,待太子起身,才道:“上前来,瞧瞧朕抄录的如何。”
太子依言往前,仔仔细细地瞧着。
只见开头的字略有些急躁,行文到中间才沉稳下来,像是胸有成竹,随着皇上逐渐结尾,笔锋轮转间,竟越写越快,直至草草结束,提笔落地。
太子心中疑惑,并不敢言。
见他不开口,皇上问道:“这字如何?”
太子只得照实回道:“儿臣见父皇开头,似是想快写抄录完,中段却换了心境,末尾间心中快意,倒有些一气呵成之感。”
皇上听闻,点点头道:“不错。”
又似是随便地拿起一旁的折子,递给太子,问道:“你看这折子呢?”
太子接过,见是自己日前上奏关于机关的草案,未曾体察圣意,打开来,不论内容,只见前中后三种字迹,同他父叫他评判字迹的心境一模一样。
他当下跪地,“儿臣心志不坚,一时毛躁,请父皇责罚。”
“你瞧见了便好。”
皇上并未一时就叫他起来,反而自己站起身,背着手踱到门前。
“凡事谋定后动,切勿急功近利,你自小便知,这封折子是怎么了?”
“儿臣是觉得,此法利于千秋万代,一时……”太子伏地,暂时隐瞒了对谢灵昭的情意。
这并不是权衡下的最优解,却论情意,求一个问心无愧。他忐忑地待父皇发话。
“到底还是少年心性,仍需戒骄戒躁。”皇上如此评价,回身道:“起来吧。”
此时笔墨已干,皇上将那宣纸拿起,递给太子,“赏给你了。”
“多谢父皇。”太子双手接过。
“不过,你这折子虽写的潦草,这提议却是不错。”皇上坐下,训诫完儿子,这才进入正题。
“是。”太子禀道:“市间机关术盛行,仿品层出不穷,百姓认不清真伪,高价买入劣等品,岂非人财两空,儿臣便想,叫各个招牌都做好自己的印记,而后登记造册,报给有司衙门。这样,一来,百姓容易分清真伪;二来,不至于店大欺客。”
“儿臣鲁莽,只想了这些便匆匆上奏,还请父皇定夺。”
“此事的确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若此用于机关这行可行,也可照此推行,用于其他各行。”
皇上点头,“待明日上朝,众位大臣集思广益,以做增益,而后细细拟订,推行下去便是了。”
“是。”太子躬身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