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01章 商道畅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商道畅通(2 / 4)

锦彩锦衣等物他们早就备好了。

“瓜州晋昌刘继隆,表字牧之;生文宗孝皇帝太和七年八月辛酉朔壬申日卯时三刻。”

“渤海蓨县封七娘子,生文宗孝皇帝开成四年九月己卯朔辛丑日亥时正。”

随着两方互相唱礼交换生辰八字后,封敖当即便请出了道士前来卜吉合八字。

道士只是看看八字,随后掐算了一下,便开始夸赞两方皆得到了良配如何如何。

随着问名、纳吉结束,封敖也就派人将刘继隆派送来的聘礼带入府中,由曹茂、封邦彦二人代行奠雁礼。

待这一流程结束,曹茂作揖道:“既然纳吉结束,那某便先回临州取纳征了。”

“不必不必!”见曹茂这么说,封敖连忙打断。

纳征便是送彩礼,而封敖却并不想要这所谓的彩礼,毕竟他也知道刘继隆拿不出多少彩礼。

“眼下时至战乱,曹郎君为牧之送聘已然不错,如何还能再收牧之纳征呢?”

“依老夫之见,便省去纳征之事,先请期吧。”

封敖目光看向旁边的道士,那道士也连忙掐算,随后开口道:“九月二十日便十分不错。”

“好好好……那就定在九月二十日。”

封敖连忙笑着点头,同时看向曹茂:“曹郎君也不必带人撤往成州、武州等待,便在兴元府等待吉日吧。”

曹茂也知道封氏迫切想要嫁出小七娘子,因此他也没有强求什么,而是答应了封敖的要求。

他们一行四百余人就这样留在了兴元府,等待二十天后的接亲。

与此同时,剑南道的杨复恭也抵达了宕州,并提出了想要前往临州与刘继隆会晤的想法。

消息传回临州后,刘继隆也想知道白敏中搞什么鬼,因此便准许杨复恭前来临州与他会晤。

九月初十,杨复恭带着三十余名精骑和十余辆挽马车抵达了狄道城外。

面对夯土包砖的狄道城,来自剑南道的他们都不由感叹了起来。

“这狄道城虽然不如成都,但城墙包砖,比成都还要坚固些。”

“这地势不如成都平坦,但胜在狭长,不知道能开垦多少亩耕地。”

“城池高大坚固,荒地众多有什么用,你们看看这狄道城外,百姓都没有多少。”

“这群百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挽马牛车?”

眼下已经是秋收的时候了,狄道城的百姓基本都在城外收割粮食。

如今狄道城内不过一万两千多百姓,其中近千人还是兵卒,人口确实不多。

不过就是这样的人口小城,其耕牛挽马却比一些十余万人口的大城还要多。

宽四丈的官道左右,满是等待拉拽粮食的挽马车。

杨复恭等人不敢想象,若是他们将如此多挽马带回成都,将会编练出何等强健的马军。

“诸位请吧。”

陇右军的旅帅示意众人跟上,随后带着他们穿过了狄道南门那长长的甬道。

众人进入城内,城内干道宽阔十二丈,不输成都城的干道。

只是成都城内的干道熙熙攘攘,而狄道城内的干道却门可罗雀。

“不知狄道城内有多少人口?”

杨复恭询问那带路的旅帅,旅帅瞥了他一眼:“此事不是你我能交谈的。”

被区区旅帅驳了面子,杨复恭也不恼怒,毕竟陇右是强藩,不是他能横行的地方。

他将目光放到了狄道城内的屋舍中,却见干道两侧并不是坊墙,而是沿街的房屋。

这些屋舍多为砖木结构,而这样的结构让杨复恭及剑南道兵将们错愕。“这些屋舍都用砖头搭建?”

“这得用多少钱粮啊……”

“你们看看这些小院,沿街高两层,都是商铺的规制,里面竟然还有院子?”

“这狄道百姓竟如此富庶?”

在百姓普遍还是土屋茅草顶的这个时代,砖瓦木屋无疑是富庶之家才能居住的屋舍,然而在这狄道城内竟然家家都是如此结构,这让剑南道兵将如何不羡慕。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居住狄道城内的,大部分是国殇墓园内牺牲将士的烈属,因此才能住上如此屋舍。

不过他们若是知道了,恐怕心里会更加骇然。

晚唐武人虽然跋扈,可也不是谁都有跋扈资格的。

除了牙将和牙兵,那些普通的州兵是没有资格跋扈的。

魏博镇治下牙兵八千,而州兵却有六七万,能够住上砖瓦房的,大部分都是牙兵和少量州兵将领。

牙兵的待遇和州兵的待遇,不能说天差地别,只能说差距很大。

在杨复恭他们看来,陇右军基本都是州兵,但战斗力比各军精锐还要强,这是他们所羡慕的。

拿军饷来说,陇右军的普通兵卒,每年军饷是十二石粮加十匹麻布,偶尔刘继隆会赏赐绢帛,油盐酱醋茶等物……

这些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三贯罢了。

相比较之下,剑南道的州兵军饷都接近二十贯,而镇守西线的精锐,时不时还需要赏赐,整体军饷在二十贯左右。

若是神策军、河朔牙兵,那则军饷更高,几乎是陇右军的五倍,剑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