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商道畅通
“你说什么?”
堂内,刘继隆以为自己听错了,眉头紧皱。
“节帅,那小七娘子当真不错!”
曹茂怕刘继隆不信,立马开始描述起了小七娘子,并接着道:
“那小七娘子还是如今渤海封氏的嫡孙女,您娶了她后,也算半个名门了。”
“另外……”
曹茂把小七娘子夸得天乱坠,刘继隆却狐疑看着他,等他停下后才问道:
“你这厮,莫不是收了杨知温的钱?”
“我没有!”曹茂如炸了毛的猫般解释道:
“我只是觉得那小七娘子确实适合节帅,况且您若是和封尚书结为姻亲,迁徙饥民之事肯定会更加顺利!”
他这话一出,确实让刘继隆不得不考虑了起来。
诚然他不在意什么所谓的名门嫡长,但他在意如何壮大陇右。
封氏已经这么赶着来招自己为婿,自己若是接二连三拒绝,不免有些折了封敖的脸面。
哪怕他们不会因此这件事和自己撕破脸,但双方心底始终会有芥蒂。
若是娶了那所谓的小七娘子,能得到封敖的全力支持,那陇右人口不足的困境便很快能得到解决。
此前他是怕那小七娘子长得丑,现在既然曹茂都说那小七娘子不差,他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节帅,封尚书将陪嫁的奴仆提升到了三千人……”
曹茂最终给了刘继隆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那就是三千人的陪嫁。
这里所谓的奴仆,大部分是饥民,而陇西急缺人口,这些饥民就是劳动力。
想到这里,刘继隆沉吟片刻后才道:“既然如此,你去找高长史取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绢帛两千匹作为聘礼。”
“之后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事情,便由你和高长史、崔参军三人合力操办吧。”
毕竟只是联姻,刘继隆不想跑来跑去的,把事情交给曹茂他们去办就行了。
至于这些聘礼虽然价值七八千贯,但那三千奴仆的价值远超它们,因此由都护府出钱也没什么。
“是!”曹茂激动地好似他娶妻一样,急匆匆的退下去了。
不过退出到一半的时候,曹茂突然反应过来,回头询问道:“节帅,您的表字是什么?”
“表字?”刘继隆愣了下,片刻后才开口道:“牧之。”
“是!”曹茂应下,转身继续向外走去了。
三日后,高进达派陈瑛提领四百精骑,护送曹茂与聘礼前往兴元府南郑县下聘。
他们抵达山南西道境内后,杨知温便带着二百精骑为他们引路。
虽然同样是精骑,可陇右精骑与山南精骑明显不同。
陇右的精骑人皆双马,不论是乘马还是军马,都是西域骏马与河曲马繁育的后代,体高近五尺,比山南精骑所乘军马高出大半尺。
马匹都如此,更别提精骑了。
陇右精骑皆是虎背熊腰之徒,每次操练必吃足量的肉食,身材的纬度比山南精骑大出一圈。
在人、马都小了对方一圈的时候,山南精骑不免有些露怯。
九月初一,随着曹茂、陈瑛他们抵达兴元府治所的南郑县,封敖、封邦彦等人也带着衙门的文武官员在衙门门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起初二百山南精骑抵达时,众人还不觉得有什么,待到四百陇右精骑与挑着聘礼的民夫抵达时,他们才感觉到了不一样。
“哔哔——”
随着木哨声响起,四百精骑齐刷刷下马,二百人留下看守马匹,二百人在衙门前集合为小方阵。
“哔哔——”
哨声再度响起,二百精骑躬身作揖:“见过封尚书……”
动作整齐划一,唱礼声格外隆重,这使得山南西道的文武官员汗毛竖立,都暗自感叹封敖找了一个不得了的孙女婿。
“好好好……”
封敖在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位置上待了几年,却从未被治下将兵如此对待过,当下不由得高兴道:
“美成,赶紧为牧之的这些将兵安排桌席,带他们好好休息。”
“是!”
封邦彦心里也高兴的紧,渤海封氏现在已经落寞,自家阿耶早早病逝,而阿翁虽然官拜山南西道节度使,但毕竟年岁太高。
若是阿翁离世,那封氏之中甚至找不出一个正五品以上的官员,迟早会落魄为寒门的。
现在自己找了刘继隆这么个妹夫,即便是朝廷也不敢轻易拿捏自家阿翁了,而自己也将平步青云。
想到这里,封邦彦对曹茂、陈瑛乃至那些陇右军的弟兄都十分热情。
待精骑们被封邦彦派人带去休息后,曹茂也按照礼制下聘,双方交换聘书,随后开始纳彩。
纳彩是指男家于迎娶前一个月,将结婚日子提前通知女家,谓“送日子”。
男家将给女方的彩布、衣物送往女家,谓“送嫁妆”,并请一儿女双全的有福之妇女,为姑娘裁衣,谓之“开剪”。
那两千匹绢帛虽然上不得台面,但胜在数量足够多,而且封敖与封邦彦也不在乎刘继隆给出的聘礼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