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皇帝(1 / 2)

大虞宫,霖川殿。

大虞皇宫深处的园林里,隐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宫殿,明暗交替之间隙,清风卷起叶子发出阵阵娑娑声,宛若书页开合。

这座宫殿名叫霖川殿,是皇帝翻阅古卷文籍的地方,相当于是古代的御书房。

殿内四壁皆台,整齐排列各种珍贵的古籍和卷轴,墨色油光,整个空间里充斥着沉静典雅的气息,然而满堂书卷,极静而抑,仿佛每一寸空间都弥漫起了历史的厚重感。

大虞皇帝最是喜爱这个氛围,这些古籍书卷里蕴藏着前人智术,都是他治国理政的参考。

此刻,卷声轻响。

书桌后,黑服龙冠的男人目光深邃,神态沉稳而威严,坐姿端正,抬手撑在桌沿,轻轻揉了揉额角,隐隐透露出一抹倦色。

他轻轻拢起书卷,卷封处篆有“九王传”三个字。

书桌前,臣子正襟危坐,朝服正冠,浅绯金带,目光聚焦在皇帝的身上,等待着将要出现的问题。

“你说,朕要是强行使各地平准,会怎么样?”皇帝缓缓开口。

“各地的藩镇使应当会以‘难齐商贾之言,难通四地运航’为理由,处处阻挠平准推行。”臣子正色道。

平准,古代官府用以平抑物价的各种措施。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扩大农产品的生存规模、铸钱派发给京师机构在各地进行采买等平抑物价的举措。

“所有的藩镇使吗?”皇帝微微抬起眼,声音出奇的低沉。

“是。”臣子答。

“哪里来的阻力?”

“赋税和价差。平准需要大量的钱财,朝中必须加税,而加税势必引起各地不满;并且,平准的推行会缩减各地财政所能赚取的价差,两相叠加之后,就意味着各地藩镇使要让出一定的财政权利,这大概就是阻力了。”

“没了?”皇帝似笑非笑地看他。

“没了。”臣子平静地说。

皇帝沉默了片刻,指尖轻轻在书案上敲了几下,“平准所需钱财未必只有加税这一条路子吧?”

臣子沉默,微微垂眼,但旋即便抬起与皇帝对视。

“京都世家门阀众多,既然各地藩镇使不满加税的政令,那不如加点京税?”皇帝问,“白卿,你是京都土生土长的人,若是京税上调,有何阻碍?”

臣子微微笑,摇摇头,“回陛下,事关京都大家之利益,臣下不敢妄言。”

“说,朕准了。”

“这……”臣子面露一抹难色,但转瞬即逝,“京都内外人口约莫两百万,上州境内约五百万,占大虞人口超一成,若是税率上调,则关乎五百万口生计,此事绝非全国上税如此简单。此外,若是全国上税一成得以完成平准,那么换作京师之地,则需上税五成以上才能达到前者之效,故而京税事宜,还望陛下三思而行。”

“京师之地,商贾无数,若要商贾出钱为社稷,你觉得如何?”

“商贾之行,贯通南北,根深蒂固;其势之大,并不可小觑。若是要动其钱财,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白卿,你需知,朕行平准之事,只需一声令下。然各地有乱,则有藩镇使有世家门阀去平抑灾祸,无非是损朕一时名誉,但此事若成,则可安后世之名也。”

臣子不语,静静地看着皇帝停下话音。

皇帝露出了笑,“待全国物价平抑,朕便可通铸币钱收拢各地粮铁,待币钱流向各方,粮铁之价格势必大涨,届时只需要卖出一二,便可收拢此前所铸币钱,又得八九粮铁,你以为如何?”

臣子眼里一闪,拢手道:“陛下所谓之各地粮铁,京师大家皆已有行动,不期可将全国粮铁之四成收于上州,因而,平抑物价之举措,臣恐期落。”

“四成……能否做到铁石官营?”皇帝终于撕开帷幕。

“以盐业之利,谋全国粮铁;以粮铁之积,铸镇乱之军。”臣子起身,拱手一拜。

皇帝满意点点头,却又叹息道:“历代君王皆以盐铁以制全国,先帝行差一步,失了盐铁官营之权,朕今日只差一步了啊!白卿,京师大家你需代朕安抚好了,此事不仅关乎国运,更在于上州之于全国命脉。你切记,一步成则百步成,京师利则百家利!”

“臣,谨遵陛下言。”臣子再拜。

“你先坐下罢。”皇帝摆摆手,坐姿稍稍松懈,“对了,宫里有传闻,说昨夜你家小女去了老九的府邸,此事你可知?”

“臣知,但不完全知。”臣子脸色微微变了。

“哦?”皇帝目光一动,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昨夜小女与昌王共赴学宫,坐听民法论战,然而不知发生了什么,昌王忽然晕厥,小女就座于其右,心有不安,便去了昌王府中守候。”臣子深深地吸一口气,“臣,安排了些府中护卫前去守着,想来应当无事发生。”

“无事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