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所立,一军为十万人,部级及以上设军事部,军师一人,谋士数人,只有谏言权,没有执兵权。
并且不归校尉、将军、统帅管辖,直属秦穆,由秦穆分配,有事和军队最高指挥者讨论,无法决定便向秦穆通报,由秦穆裁决。
并且整个军队由秦穆执掌,他为最高级别,其他校尉、将军、统帅只有统领权,没有调动权,也不属于他们的私人部曲。只有在非常时刻才可以便宜行事。
如此一来,整个军队便安稳如山,令行禁止,不会发生什么暴动之类的事情。
黑甲军十万,重甲玄骑三万,这些是秦穆最顶级战力,依旧在热火朝天地训练,没有丝毫松懈。
并且从其军营抽调表现不错的当做黑甲军和重甲玄骑后备军,以备不时之需。
秦穆还把重甲玄骑扩充到五万之数,并由秦林统领,等到训练的差不多的时候便让他直接北上,去找莽丘蛮族,先发制人。
这也是文颍川交代的,莽丘蛮族崇尚勇者,正好,让秦林去教他们一下什么叫勇者!
整个北辽州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动作。修桥铺路,以水泥修建驰道,以便战事起,能够迅速支援。
一但整个北辽州所有主路都由水泥修建,秦穆计算过,从麓郡到豫郡,本来半月的路程可以缩短到十日。更别说下雨等恶劣天气。
三郡之中,豫郡是人数最多的郡,保守估计已达五百万之众,其中大多数都是秦穆之前收纳的流民。
其余两郡亦有二三百万,就这样依旧有流民源源不断从各处赶来。
整个北辽州俨然成了流民聚集地。
文颍川临终前交代,若木玉生遇刺,放弃豫郡,据守豫琼关。
秦穆知道文颍川的良苦用心。
他是怕北地混乱,莽丘蛮族提前南下。如此一来流民过多,会拖累自己。更别说豫郡一马平川,没有坚城险关,莽丘蛮族可一路横扫,无人可挡。就算挡住了,也会付出秦穆无法接受的代价。
秦穆站在麓郡军营,看着迎面走来的新兵,一片朝气蓬勃,拼命训练。叹了口气望向豫郡的方向,眼神逐渐坚定起来。
“放弃?”秦穆摇头,“颍川啊,这一点我恐怕做不到了!”
秦穆心中已经想好了,数十万人修建城池,以水泥辅助,最多一个月便能修建完成。
其中所消耗时间最多的也不过是运输材料的时间,其他时间都能够以人力弥补。
现在地基早就已经完成了,下水道也挖掘完毕,修建速度又上升一个阶段。
名字秦穆都想好了,叫做“颍川城”,是规模不小于郡城的巨大城池,也是为了纪念文颍川。
时间如辽水东流,不会停滞,奔腾不息。
转眼,一月已逝。
北辽州三郡修建和练兵的势头一刻没有停止过,整个北辽州都焕然一新。
经过秦穆不知道从哪拉来的大量粮食,小麦、大米、粟米、大豆等等,硬是供养着整个北辽州,没有饿死一个百姓。
银颍川城也修建完毕,比秦穆预想的速度还要快,近百万人起早贪黑,一刻不停,分成三班修建,前几日便已经完工了。
水泥驰道因为费时费力,只连贯了三郡主道,其他地方修建的不是很多。
秦穆知道,是时候停止了,百姓亦有力穷时,不能这么拼命,不然会出大事的。
三郡大营募兵高达五十万,豫郡二十万,其他两郡各十五万,训练已初有威势,但还需要继续训练。
在这期间,秦穆也得到了大量在野的人才,都被秦穆安排了一些职务,但却始终没有一个能真正入他眼的。
或许已经很好了,但与文颍川一比,却什么都不是。
秦穆收拾好心情,便打算回豫郡了。
此时整个北辽州已经安定,自己已经不需要镇守麓郡了,是时候回去看看颍川城了。
“回豫郡!”
“喏!”
秦穆刚吩咐完,在其身旁的十三位年轻人便连忙跟上。
旁边站着的熊壮却满脸怒意,对这十三人充满了敌意。
其实也不怪熊壮,是因为他失业了。
对,就是失业。
这十三人是半个月前到的,黑衫斗笠,打扮的跟个江湖人士一般。
来到军营便要求见秦穆,表示投奔。
这给熊壮乐的,正好去试试他们身手,他都已经想好了,下手轻点,给他们留点面子。
谁知道他们只是出来一个年龄最小的,仅仅三个回合便擒下熊壮。
这给熊壮气的,直接叫出秦林相助。
结果十三人出手,配合得天衣无缝,硬生生挡住了秦林的攻势,并开始逐渐压制秦林,就连秦林天生神力,使出浑身解数都破解不了。
最后秦林也拿出了方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