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皇门> 炫赫之名(一个随心所欲的番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炫赫之名(一个随心所欲的番外)(1 / 4)

南国地处中东,地大物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还是个四季分明的国度,能人异士者众,后改为炫赫国,传说还有一段佳话,且流传下了一段迄今为止都妇孺皆知的故事。

相传两百年前,当朝圣上景赫帝风雅尚文,爱民如子,其治下民风开放,百姓和乐。时年逢旱,圣上广纳贤士重金求雨,各路方士修士隐士都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圣都,各显其能,一时间国都之内热闹非凡,可异士们却只带来了热闹并未带来及时雨。

就在眼看着旱情要成旱灾,民沸圣怒之际,圣都来了一位名作张玄素的方士。此人身形瘦削面覆白纱,当众揭下求雨告示,声称必能求雨,但是一定要面见陛下。陛下正为徒劳无功的修士们动怒,一气之下便允了他的面圣之求,同时也下了若求不来雨定当重罚的旨意。

不料那张玄素面了圣,不仅淡然自若毫无惧意,还当面跟陛下提了三点要求,说只要陛下能做到,他定能给南国求来甘霖。第一点是陛下求得甘霖之前不可进食;第二点是陛下需素衣除冠与他张玄素一道开坛祭神;第三点是陛下需在求得甘霖之后,废黜一项沿袭了百余载的禁令。

虽未明说,但却意有所指,不得不引人猜想......莫非是他景赫帝德行有亏,才引来天降旱灾以示警醒?所以若要解困,需得他诚心自罚且改正才行?景赫帝起初闻之是又惊又怒,但是迫在有求于人,也恐落入百姓耳中引人诟病,只得当场刁难了一番那张玄素,解了龙颜之怒后,才同意其诸多要求。

相传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大殿之上,景赫帝走下龙座,绕着张玄素走了一圈儿,才幽幽地开了口,只是开口的问题却令众臣惊讶……

“不知张真人为何以纱遮面啊?难道不知对孤是大不敬?还是说,真人形容丑陋耻于面人啊?”

张玄素面对圣怒不疾不徐,抬手恭敬一拜,开口亦是惊人,“回陛下,非也,草民不丑。”

“草民自小便以纱覆面,不因民不因官也不因圣驾,乃是草民的喜好,并非对圣上不敬。若草民平日里都喜以纱覆面,唯独面圣时弃纱,那便是有违本心,那草民面圣时自是不会情愿。草民以为,曲意迎之而心不诚,才是不敬。”

景赫帝听得一时愣神,竟不知他是巧言善辩还是真的性情如此了。但是不管怎样,经他这么一分辩,圣上的颜面倒是跟着找回了两分。

“既如此,那张真人便是诚心诚意来助寡人求雨了?”

张玄素素袖翩然,淡定再拜,“身为南国子民,理当如此。”

景赫帝沉默片刻,又不知足地愠怒道:“张真人既诚心来求雨,自当以己之力功成,为何会提出如此有损寡人颜面之要求?若寡人今日应了真人之求,那此番成与不成,岂非都成了寡人之过?”

是了,如此若能求来雨,是否说明是景赫帝诚心感动了神明,原谅了他的罪过,免了其灾祸?若不能求来雨,是否说明要么是君心不诚,要么是即便如此做了仍不足以灭神怒?那得是多大罪过啊......这可不就是成与不成全赖景赫帝,跟他张玄素无甚关系的意思?

景赫帝看似悠闲地回到龙座上,啜了口茶后吊起眉梢俯视他,声音里虽听不出盛怒,但却是字字诛心,“你可知犯上和忤逆均是何罪吗?张真人只有一颗头颅,却提了十颗头颅都不够掉的要求,当真是肝胆过人啊。”

张玄素闻之俯身一跪,行下大礼,可声音却跟进殿之初一般无异,“陛下龙章圣断,崇文尚礼,尊法重道,南国治下,乃百姓之福。”

“素游历于乡野,亦尝闻童谣,‘贻我蒸民,莫匪景皇’,故见陛下仁政爱民,民亦戴之,并无德行有亏之举。只是,百年禁令沉疴尤在,先祖之法,日久弥深不容轻废,虽非陛下之过,却是陛下之职。行废祖之制难争朝夕,需得开宗明义,明令废黜,方可徐徐图之。陛下圣者仁心,定知唯圣人之躯,方可代万民,还请陛下秉天子贵体,以谢先祖以敬神明,以全万民千秋之幸。”

张玄素此言一出,整个大殿落针可闻,废黜祖制的文书自古都是鲜少有人敢提及,一是有违礼法,动辄就会被冠之以不忠不孝之名;二是古法均因时易势而立,有利亦有弊,行日持久,遗留问题必定众多,岂能是几日便可断绝之事?总之就是难事一桩。

不想如此单薄不辨形容的一个人,寥寥几句,不仅大颂了圣上之仁德,还把旱灾的原由转嫁于禁令之上,不仅免了圣上被百姓的诟病之患,还把其对圣上的要求,说成了圣上不得不为的明君之举。如此一来,此事若成,那陛下就是以己之身为百姓谋生,以己之政为百姓废禁谋福,解了有违礼法之难不说,还能留下千古美名。触怒龙颜的罪过之求,转眼便成为可令陛下“求了雨解了禁留了名”的一举三得之求。

景赫帝颇为意外,竟是踟蹰良久,一时失语。而后他再次走下龙座,亲自扶起张玄素,嘴角浮起一丝笑意道:“张真人此言,有理。那寡人便以我南国百姓重,依了真人之言。”

“不过,关乎先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