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看不出,这样一个男人,把自己女儿收拾的干干净净。
“学习不专心,自己回去把重点重抄一遍。”
他出来后没管别人,先训斥了小舅子。
半大孩子正是叛逆的时候,竟然一个屁不敢放,乖乖回去。
“见笑了。”
王显功这才正视众人。
他眼神扫了一圈,最后停在赵德福身上。
“你们有什么事?”
赵德福露出个尴尬不失礼貌的微笑。
本来就是偷摸瞧两眼。
墩子瞎闹腾,整得跟他们打上门一样!
墩子心直口快:“我们就是来看个稀罕!”
多大脸啊,竟然能被县长记住!
赵德福一肘子拐在他肋下,把剩下的话堵回去。
“老村长说,今年的公粮村里帮你们,让你不要太拼命。”
“真的!?”
王显功一愣,眉宇间有了几分喜色。
这人有文人的清高,却没文人的迂腐!
后世有句顺口溜,叫:“人民公社好,但是吃不饱。”
具体制度我们不做评论,但交公粮绝对是重要原因。
公粮其实就是农业税。
农民收获以后,国家会根据当地亩产水平制定税率。
法定在15%以下,通常就收5%。
然后余粮国家还要按市场最低价收购一部分,一般是公粮的两倍。
听起来是不是很低?
然而。
90年代上面只是提到10%,就被农业专家纷纷警告。
因为在国家眼里10%不到的农业税,在农民身上接近50%!
地方往往故意将农业费和农业税混在一起。
后世有好事的人统计,地方巧立名目设进农业费的收费项目有地区高达98项!
交不起,真的交不起。
赵家庄大队这时候还没解散,采取的是摊派任务形式。
一家要交多少都给你规定好。
赵红英家的田地,其实平时耕种主力都是赵红英。
王显功一介文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骨子里有股狠劲,并不能就让他干的跟别人一样好。
老村长的决定,实在帮了他大忙!
“大伙儿进来坐坐?”
王显功带着几分真心,邀请赵德福他们。
“不了!”
“我们急着回家吃饭!”
墩子抢着回答,连拉带扯把赵德福弄走。
走出一段距离,衷心地佩服道:“我从没佩服过什么人,今天算是见识了。”
“竟然有人连老村长的谣都敢造!”
“哥,你这辈子都是我哥!”
“明年今天,我一定多给你烧两个金元宝。”
老村长在赵家庄的地位,比中央领导人不遑多让。
赵德福假传圣旨,墩子觉得可以埋了。
“烧点纸钱就行,要大面额的。”
赵德福死过一次,没觉得墩子多冒犯。
反正墩子肯定已经烧过了。
在不久前的过去,或者说未来。
关于交公粮的事他不是胡说。
今年秋收的时候,老村长都没用王显功去粮站。
毕竟他连二百斤的车子都推不动。
实在丢赵家庄好汉的脸。
赵德福只不过把未来的事提前说了出来。
不得不感慨老村长眼光毒辣。
早早就看出王显功绝非池中之物。
……
接下来几天,墩子和霍元义都没有来找。
霍元义大概是是要补最近荒废的功课。
墩子则是神神秘秘不知道鼓捣什么。
这天。
邮递员给赵家送来一封信。
“你们赵家庄真是怪,这么多人的村子信却没几封,害我每次跑过来都觉得亏了。”
他半真半假地抱怨。
八十年代的邮递员,一个绿邮包,一辆二八大杠走天下。
风雨无阻。
不管多偏僻的村子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辛苦的同时,报酬也同样优厚。
是人人羡慕的职业。
“那你跟领导说说,把我招进邮局,赵家庄的信我包了!”
赵德福一手拿信,一手把胸脯拍的砰砰响。
相比于其他村子,赵家庄有个最大的特点。
那就是人口基本不流动。
大多数人从出生到死都不会离开村子。
所以跟外界联系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