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生活控制过多,行政官员的权力就过大,造成的结果,一是民众被束缚过多,缺乏主动性;二是官员徇私舞弊现象趋于严重,规章制度松弛,效率地下;三是腐败官员借机阻塞下情上达的渠道,上面官员接触不到社会真实情况,发布的政策逐渐脱离实际。
这三者都会压制和消蚀社会的活力。这就会使得茂国社会越来越沉闷,慢慢陷入僵化状态。
要改变这种状态须在茂国社会形成政治力量互相制衡的局面。几股政治力量互相斗争,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拉拢普通民众来强化他们的力量和地位。
为了使民众靠向他们这一边,他们就要向民众许诺一些条件,推出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向民众开放更多的自由。这样,民众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保护,社会气氛也更宽松,更自由。
几千年来,蓝星世界就是这样发展的。与过去相比,蓝星普通人的社会权利越来越多,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是,在茂国,张云茂一手遮天,根本无法形成能够对他进行制衡的其他政治力量。
用外力使茂国分裂怎么样呢?分裂成三到四个国家。
可以想象,一旦分裂,这三四个国家,必然会互相征伐。互相征伐的结果,难以预测,可能会长期陷入战乱,民不聊生,也可能这三四国统一为一国,或者三四国之间达成停战协议。这样,并不足以形成一个有几支政治力量互相制衡的的国家,只是有这种可能性而已。
耿乐觉得另一种方法可能更好。他动用作为招魂扇主人的权力,将小世界一分为二。两边实力相当,隔海相望,却执行不同的国家制度。它们互相借鉴自由竞争,或许能形成很好的社会规则。
蓝星现实社会主要有两种制度,一是联邦制,一种是集权制。茂国的体制相当于是一种集权制。如果另设一个国家,执行联邦制,双方和平竞赛,或许能互相吸取对方的优点,发展出一种更好的体制。这样省得双方经常打仗了。
想清楚之后,耿乐就开始做了。他对招魂扇发布命令,让它在茂国的中间一分为二,茂国魂民分属于两个大地块。两个地块之间是宽阔汹涌的江河,河水大浪湍急,险礁暗滩密布不说,还长年有大风。
魂民可乘小船到对岸。航道多而狭窄,但过不了大船。这样就可以防止两个国家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张云茂和一半魂民被放在了北岸。另外一半魂民则在南岸。耿乐利用小世界主人的特权在所有南岸魂民中植入联邦制的思想,并向它们指出茂国体制的严重缺陷,暗示它们建立联邦制的国家。
然后,他就退了出来。他希望南茂国魂民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建立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当然,无论是联邦制还是集权制,都有好多种形式,至于采用什么形式就看它们自己怎么酝酿吧。
耿乐为什么要花时间反复探索社会规则呢?
这是与他的识海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的。自洽,完备,圆融,灵透,只是建立识海的外在的评价标准。但是,如何才能建立自洽,完备,圆润,灵透的识海体系呢?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执行原则。
耿乐和胡晚林探索过这个问题。耿乐从唐国古人总结出的“天人合一”观念出发,把“求真”作为建立识海的执行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追求“真”,使自己的思想与客观世界保持一致,就能建立自洽,完备,圆融,灵透的识海体系。
这在当时解决了胡晚林的心结,推动了胡晚林境界的增长。
但在后来,耿乐发现,这还不够。求真原则最多是确定了建立识海的一半规则。对于来自客观世界的知识,求真是对的,而且,求真就足够了。但是,对于来自人类社会的知识,只求真是不行的。
首先,人类社会不只讲真假,还要讲对错。对于人类社会,“真”是事实,是现实。但是现实是有对有错的。比如,张三杀了李四。这是事实。但是,不是认识了事实就完了,还要搞清楚,这事实是对是错。
张三平白无故地杀了李四,那张三就错了。张三正当防卫杀了李四,那张三就是对的。对于社会上的事儿,不但要求真,要认清事实,还要知道对错。
但是,对错的标准是很难判定的,甚至可以说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这就给认识人类社会带来了麻烦。比如,几百年前,只要你有钱,娶几个老婆都没问题,都是对的。而现在呢,只能是一夫一妻制。多娶了老婆就是犯罪。婚姻这事就没有绝对的标准。
当然不只是婚姻问题,几乎是所有社会问题都没有绝对是非标准。比如,言论自由,自由到什么程度才是对的?这很难判断。再比如,忠君爱国。当忠君爱国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忠到什么程度,爱到什么程度,才是对的?难道真的要舍小家为大家才是对的吗?
勇敢和鲁莽之间没有明确标准。尊严和耻辱之间,聪明和愚蠢之间,胆大和胆小之间,也没有明确标准。你采取了大胆的行动,如果成功了,大家会说你勇敢,如果你失败了,大家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