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未曾料想,熙和四年的夏季异常炎热,红日当空,烈如火球,炙烤着大燕的每一寸土地。
贺兰玥入大燕皇宫这日,正是中伏。有趣的是,许多内官聚集在日头下捕蝉。因近日朝野出了大事,去年的姚安延谋逆案又牵连出许多官员,皇帝心情不悦。所以这徒增烦闷的聒噪蝉声,是万万不能扰了皇帝清净的。
“姑娘制茶点的手艺是好的,太妃娘娘很喜欢,想来太子会留下姑娘。”引路内官名唤采薇,体贴周到地嘱咐她,“只是,如今到处都不安宁,姑娘可要留个心眼儿。”
贺兰玥道是,心想:若不是为了报答恩情,完成父亲的遗愿,她才不想千方百计地进宫,并留在宫里。
谁能想到,大燕才开国二十四年,便已经传到第四位皇帝了。这些年,宫中处处是刀光剑影,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宫变。
二十四年前,圣光皇帝一统南北,开创大燕王朝。励精图治十七年,一朝驾崩。其嫡长子继承大统,改元永定,本来是期望江山永固,怎料永定皇帝继位不过十个月,便突染恶疾,撒手西去。那时太子不过六岁,只得由皇后垂帘听政。当朝臣子和皇室宗亲见她们孤儿寡母,纷纷起了不该有的念头,先有外戚专权,后有亲王乱政。一时之间,皇宫内可谓血雨腥风。
幸而永定皇帝临终前给胞弟甘凉王宗翊留了一道密诏,宣甘凉王必要时领兵进京清君侧。宗翊巧用计谋,乔装抵京,颁布密诏,借五城兵马司之力控制住京城局面,又调皇帝十二亲卫勤王剿贼,最终护住了宗氏江山。
翌年,小皇帝突然以自己年龄尚幼为由,自请禅位于皇叔摄政王。宗翊虽再三推辞,最终却在心腹拥护下登基称帝,改元熙和。熙,有光明之意。熙和,意在江山前途光明,天下风调雨顺。
说起来,贺兰玥一个平头百姓,竟然早年间跟皇帝还有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交集,真是三生有幸。她每每回想起那个身披银色铠甲的身影,总觉得应该是风光霁月般的人物。可似乎,他登基称帝后,一切都不同了。
贺兰玥抬头望了一眼天,太阳的强烈光芒实在刺目。
采薇见她分神,悄悄拽了一下她的衣袖:“太子虽有储君之号,却未开东宫,至今仍住于乾宁宫中。这个时辰,陛下正在午憩。而太子从不歇息,此刻就在建绥殿温书。咱们过去了,快些请太子尝了茶点,早些退出。”
贺兰玥颔首,“全凭内官做主。”
乾宁宫是皇帝与太子共居之所,自然比其他地方富丽堂皇些。贺兰玥瞧见那些执剑而立的羽林亲卫,心里还有些发慌。但采薇递上了一册文书后,羽林军便直接放行了。
至建绥殿阶下,等待了约一盏茶功夫,才听得宣召。走进殿中,入目是一架宽大的座屏,约是檀木制成,上镂蟠龙纹。内室珠帘外置有一尊凤鸟衔环铜熏炉,雾气自炉中袅袅散出。贺兰玥静心一嗅,是丁香。
“禀殿下,太妃娘娘从民间找的茶点师带到了。”
内室悄然无声,却见一紫袍内官走出。贺兰玥立刻恭敬地将手中食盒呈上,不敢多言。
片刻后,珠帘后传出一道温润的声音,“这是什么点心?可是用桂花做的?”
贺兰玥自然知道是问她的,连忙躬身回道:“禀殿下,正是用桂花做的,名叫琉璃桂花糕。”
“可尚且不到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人父亲是苏州府尚食局的,局中储有晾晒后的桂花,可供制茶点。”
太子殿下轻轻一笑,“味道虽好,却杂有陈质,不好不好。回了太妃娘娘,不必再为我大费周章了。皇父若得知了,恐怕不悦。”
贺兰玥唯恐留不在宫中,情急之下脱口道:“陈即旧也,难道殿下不喜旧吗?”
采薇连忙轻咳一声,示意她噤声。
珠帘后的太子殿下未说话,恰在此时,一内官神色匆匆走了进来,拱手道:“禀殿下,陛下宣召,请殿下更衣觐见。”
贺兰玥感到建绥殿中诸人立刻紧张起来,太子一下子坐起身,惊慌问道:“皇父午睡醒了?皇父可知太妃派人过来的事?”
“禀殿下,陛下知道。圣谕曰,令宫外来的良家子在体仁殿外候着。”
太子在内官们的服侍下,很快更衣完毕。贺兰玥插空偷偷瞄了一眼,太子还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身着朱色团龙纹常服,头戴翼善冠。眉目清明温和,稚气未脱的脸上有一丝惊慌不安。
体仁殿为乾宁宫正殿,采薇便领着贺兰玥在殿外廊下站着。
太子宗珩进殿后,向御座上的皇帝叩拜道:“皇父圣安。”
皇帝一抬手,示意他免礼平身,令身侧的司礼监内官递了一本奏疏给他,“这是纪云旌递上的,你看看。”
宗珩惊恐俯身:“既然是锦衣卫指挥使纪大人的奏疏,那儿臣如何看得?”
锦衣卫是皇帝亲卫之一,直属皇帝,谁有胆子过问锦衣卫的事?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