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夏初的一段雨季最是磨人,先前还是带着几分闷热,现在雨又潇潇落下。
荒原之上,两人沉默着对峙。
对于秦煜来说,这种眼睁睁看着希望被泯灭的痛苦比战场上鲜血淋漓的伤更刻骨。
对于德王萧策安来说,这种对峙比和贤王金殿对峙更煎熬。
远处有人吆喝招手。
“将军,有要事相商!”
德王最后看了一眼秦煜,她向来挺直的腰背脊梁,第一次被现实打败。
她低头不语,雨水打湿了她的发丝,显得狼狈不堪。
像无枝可依的孤鸟。
他想。
康靖十九年,德王军撤军,来的时候整整十二万人,离开的时候只有不到八万人。
牺牲的德王军埋骨荒原之下,与边关疯长的草和狂野的风日夜为伴,能够活着离开的却是悲喜交加。
秦煜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喜,她带着沉重的心情上了马,策马离开这个地方,身后是脱掉那一身不合身的盔甲轻装回京的女娘军,她们没有属于她们的名字,既不属于正式的德王军,也没有正式的军籍,她们只是一个小支队,一个在德王掌管下的小支队。
现在,她们的队旗被收下,曾经那个支队的影子在被一点点踩下。
若是此行前去京城,得不到承认,也许没有人会记得在那些荒原之下,也有女娘的枯骨与血泪。
收在包袱里的队旗压得她的脊背发烫发酸,秦煜一次又一次回头。
她看见远山的青绿,看见遥远北城关的呜咽。
她看见远去的荒原,看见雨水朦胧掩盖住曾经的驻军之地。
她看见长长的队伍,看见归家的和不能归家的无法呐喊出的情愫。
她渐渐看不见了。
她离开了这个地方。
……
和焰娘分别以后,谢云昭和顾安之又在外面牵了马,绕过最后一点路又出了城门。
两人骑在马上,谢云昭说了这个故事。
“那后来呢,我听将军说过许多次从前的,没有听过后来的事情了。”顾安之骑在马上,有些疑惑。
谢云昭知道她试图探索过这些事情,顾安之虽然痴迷武道,但也聪慧,已经猜到结果,但是不了解过程。
谁人不知,飞燕军是陈国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女娘军,但是从前以秦煜为首的那支队伍,又去了哪里呢?
“这其中又有很深的渊源了,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的,若哪一日有时间,我们坐下来慢慢说。”谢云昭看向她,回燕云军这段路算不上有多平坦,路途也短,转过弯前面就是驻军之地,实在不方便言说。
顾安之点头,她猜到了故事的结尾,还是渴望着知道那个肯定不会平淡的过程。
但实际上,回到营帐之后,谢云昭又陷入了连续几天的忙碌之中。
“要是他们从这一条道上来,我们倒是可以提前埋伏。”苏续指着地图上的一条主要道路说。
在一旁的一位女军师也点头,她也有此想法:“我们从这里伏击,能够对戎军前面探军的前锋造成较大的打击,不过后续戎军若是闪避,不正面迎战,会耗费士气。”
“不若到启阳谷谷口,使用‘井’字阵法,像上次那样将他们再困一次?围剿大部队很难,围剿前锋部队几千人还不容易?”宁莫寒在旁边大胆提议,她是探员的领头人,知道的消息是最多的,也很了解戎军的秉性,这个方法很适合用在这里。
况且,谁能够想到她们会使用上一次用过的方法——会“故技重施”呢?
谢云昭站在地图前也有些苦恼——“这个方法太过冒险,‘井’字阵法太过单一,至少需要加上一个九曲阵,联合起来才行,但是启阳谷谷口没有荒原那样辽阔的条件,相对狭窄也相对限制,恐怕很难完成军阵的延伸转换。”
苏续点头,他也有些想法:“不若我们再向前些,行军到此处——”他手指往前移了两寸,在地图上却是很长的一段距离。
“总得为镇远军留些位置。”他唇角微微弯起,说话时仿佛带着几分笑意似的,带着几分胸有成竹的把握。
谢云昭点头,她指点了几个地方,在这些地方插上了代表着军力分布的旗子。
“左前锋位于启阳谷西北,右前锋位于启阳谷东北方向,左中营守启阳谷之前,右中营暂时并入左中营,右中营连同右后营接应镇远军,届时我们一同进攻……”谢云昭很快订好计划。
顾安之在一侧为计划查漏补缺,接下来众人就继续商定若是有新变采取的应对的计划。
飞云军营帐。
宋策心里演练着刚刚在主营帐定好的计划,将手下的几位千侯集中在一起,苏续仍然拿着地图在身后看着。
“飞云军此次作为左中营,与飞燕军合并,希望各位千侯能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