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覆去的看,越看越喜欢,她自己偶尔也动手缝个香包什么的,但做出来总是觉得粗陋,赏人都有些拿不出手,怎么人家缝的,这配色,这抽绳,就那么可人呢?
她又摸了摸,最后问道:“这个卖不卖?”
“呃,就是用边角料随便做的,夫人喜爱,拿走就是了。”若要真用她给做衣裳,送个荷包算什么。
“那怎么好,本来是找你做衣裳的。”贵夫人也不差这点钱,见陶墨夕说话敞亮,当下决定再追加几副铺陈。
贵夫人拉着陶墨夕坐下,介绍说自己夫家姓包,还是年前回乡下参加远房亲戚的喜宴,见了新嫁娘一家的衣裳都做得得体又时兴,这才问了一句,得知是在山脚的周氏裁缝铺做的,恰好她再过一个月要带儿女参加一场别的宴席,而家里用惯的裁缝病了,起不来炕,找到别的裁缝铺去,大多都被其他要赴宴的大户包走了,她们这才求远找了过来。
说完始末,包夫人就开始细说自己都要做哪些东西,家里备下了什么布料,周牧端着个木茶盘进来,里面放了两杯热茶,和一盘炒熟的榛子果、松子,默默放到炕桌上。
包夫人走了许久路,又说了许多话,见着这些东西也不客气,就是普通的碎叶子茶,喝着倒也算能入口,烟罗见夫人连着看了那盘干果好几眼,就动手剥了些榛子仁出来,让夫人就着茶吃。
那榛子仁看着不大,却是从青云山捡回来后,挑好的留着自家吃的,炒熟后又脆又香,包夫人嚼了两下,只觉得满口香甜,竟不比府里的差。
就这么连吃带说的,眼瞅到做下午饭的时候了,陶墨夕客气地请她们留下吃顿便饭,包夫人却说出来时间已不短,家里还有小儿子,回去晚了怕要哭闹,约了两日后陶墨夕上门量体,又硬是留下半两银子的定金,便拿了那个荷包告辞回去了。
许是住了这几年一直无人来查,陶墨夕胆子也大了许多,看着那块明晃晃的碎银,她咬咬牙,有钱不赚才是王八呢,好不容易能有富户主动来找,做成这一单生意,进项抵得上往常做多少件衣裳呢,再说她也不干别的,量好尺寸就走,应该不会惹人注意的。
她自己拿定了主意,到了日子就让周牧套了车,跟她一起去了郡里,按着包夫人留的地址,敲响了侧门。
只是这大户人家规矩也多,夫人、小姐、小少爷倒是都一一量过身了,料子也领到了画了签,只是人却走不得,只能去后院的下人房里做针线,按时完工后结算了工钱再放她回家。
用烟罗的话就是,府里备下的绫罗绸缎、金丝银线俱是珍贵,不可能让个新登门的裁缝搬回家去,说句难听的,周家那三间土房,还值不上两匹料子钱呢。
陶墨夕沉吟半晌,既然想赚这份钱,眼下也没别的法子,只好跟烟罗告了假,说回家收拾个包袱再过来。
烟罗却拦着她,笑着说:“夫人要新衣要得急,周裁缝还是今日便开始裁剪吧,每日有人唤你用饭,房间也是给你单独一间的,里面换洗衣裳、铺盖全是新换的,足够你用了。”
“那,那我去门外和我家那个说一声。”陶墨夕没多做挣扎。
周牧果然还在后巷里干等着,他也不坐马车上,就蹲在小门后,宽实的背堵着大半扇门。
陶墨夕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油饼给他,“跟烟罗姑娘讨来的,饿大半天了吧?”
拉他去马车上坐着吃饼,墨夕跟他说了来龙去脉,让他自己先回家去。
一听让他自己走,周牧饼都不吃了,拽着陶墨夕的衣袖不肯松手,不愿意让她留在包府。
周牧实在是放心不下,这包家看着虽不比那些年的方府,但也是一进了跨院,外人就再也见不着的那种高门深墙,他已经习惯了时时陪在月姐身边,可万万再回不到以前的日子了。
包府家后巷也常有些担柴的、卖菜的经过,人来人往的不好多说,墨夕见周牧犟着一张脸不退让,只好把他双手拢到一块,捧到自己胸口哄他:“你先回家去,两餐饭就去小桃家吃,晚上把炕烧热了再睡,等过些日子天暖和了,我就回去。”
周牧知道月姐做好的决定,别人向来说不动,就自己站在那儿纠结,陶墨夕又凑近他耳畔说了个数,“给这么多钱不赚,我都肉疼。”
给一座金山也没有月姐重要。
陶墨夕哄了半天,只听见周牧闷闷的回了一句:“现在我就带你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