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黎明归来(1 / 3)

腊月初四,雪骤,风疾。

长安城慌乱的一夜过去,新的黎明到来。昨夜被放归家的大臣早就将大殿上发生的事传开,不过一晚上,几乎人人都知道了年宴之上,皇帝连遭打击,一时气急攻心晕了过去,后半夜便病重身亡。三皇子和贵妃犯下通敌之罪,四皇子迷.奸、囚禁良家女之事传得满城皆知,人们都猜到,这皇位争来争去,将会落到谁的头上了。

勤政殿内,众臣衣衫齐整、强打精神,等待着皇后的到来。这一日,他们不敢有任何的窃窃私语,除了几位清正派的老臣,许多人都紧张得手心微抖。

辰时一刻,皇后着盛装,现身勤政殿。

众臣叩拜道:“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淡然道:“众卿平身。”

“谢皇后。”

皇后偏头一看姚姑,姚姑会意,将诏书递给大太监。

明黄色的诏书徐徐展开,大太监轻咳两下,高声诵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在位二十载,遭天下动荡、民生百难,然得祖宗庇护,危而尚存。《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五皇子珏,崇执谦退,天纵英才,品质冲华,神鉴昭远,宜升上嗣,养德东宫。其以珏为皇太子,待朕百年,册命承天。”

圣旨念罢,姚姑端出一道玉玺,现于人前。

皇后抬手道:“此乃陛下亲拟圣旨,另有玉玺在此。诸位爱卿可自行查看。”

太监和姚姑两人将圣旨和玉玺呈送至大臣中,容他们细细查看。皇帝的字向来洒脱无羁,笔风明显,虽则近几年不大理会朝事,但老臣们一眼便知。他们连连点头,彼此对视。

待传遍一圈,诏书回到皇后手中。她端坐上首,问道:“众卿还有何异议?”

众臣跪地:“臣等不敢。恭请恭王殿下顺应天命、继承大统。”

“好。”皇后点头, “先皇新丧,但我们也不能沉湎于悲痛之中。国不可一日无君,登基大典应当尽快举行。此外,国库亏空,先帝去时一再叮嘱本宫要从简,如今本宫亦想遵先帝所愿,你们看着办吧。”

“是。”

“娘娘,不知三殿下、四殿下,以及二位党羽之事,娘娘准备如何处置?”礼部尚书陈经略迈步而出,躬身问道。

皇后面色不改,眼神清明。

“李瑾,伙同贵妃凌氏、怡妃陈氏,私通外敌、罪不容诛!此事涉及甚广,牵扯到兵部、吏部,今日起,大理寺、御史中丞、刑部一同审查,一个同党都不予放过!

李玙,枉顾法纪、鱼/肉百姓,昨夜已暴毙身亡。今褫夺皇子封号,自宗谱除名,不予葬入皇陵。其府上财产半数上交,半数赔偿遇害女子和家属。”

这时,凌让从迈步走出,跪地行礼。

“罪臣凌让从,今递上陈罪书,望娘娘、殿下降罪。”

姚姑将他手上的折子递给皇后,皇后皱着眉打开,看了两眼,眉头松开了,还笑了两声。

“凌卿言重了。你父亲和一众同党之事,本宫和五殿下一定会严加审问。此事你从未参与,又何来降罪一说?况且,你暗中将军械扣住运回,也能功过相抵。他日你若不犯错,本宫自不会归罪于你。”

大臣们窃窃私语,看向凌让从的目光中有鄙夷、有不屑、也有艳羡。皇后眼风一扫,他们立马噤声,低下了脑袋。

皇后雷霆手段,罚不留情。虽她不管前朝之事,但不能否认,皇后是个贤后,多年来从未有错。眼下正是混沌时期,万不可惹恼皇后,生出是非来。大臣们都很识趣,默默看起了自己的脚尖。

待人散去,皇后疲态尽显,崩得僵直的身子就松懈了下来。李珏连忙上前,蹲在她身前替她按揉小腿。

“母后,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要太医来瞧瞧?”他眼中的关切做不得假,皇后心中暖意融融,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

一转眼就十几年了啊。

“母后还记得,你到母后身边的时候,才三岁一个小不点,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她欣慰地笑笑,“母后也能安心度过晚年了。有你在,母后很安心。”

李珏摇头,轻轻捶着她的膝盖:“没有母后,儿臣早就死了。以后母后在哪,儿臣就去哪。”

这孩子气的话语逗笑了皇后,姚姑也忍俊不禁,打趣道:“殿下马上就要登基大统,怎么还跟个小娃娃似的?将来可是要娶妻的人呀。”

说到这个,皇后才想起来,也揶揄他:“珏儿,可有属意的姑娘?母后为你做主,把婚事定下来。”

李珏难得的眼神有些躲闪,故作若无其事:“父皇方走,儿臣无心想这些。还是以国事为重。母后身子康健,儿臣何愁没有好姻缘?”

“你呀,就会哄我开心。”皇后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心思,毕竟是自己跟前养大的孩子,但也知道此时赐封太过草率,还是不要委屈了人家女儿。“罢了,总有一日你会自己跟本宫开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