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也有不少人收拾了犁具正要归家。
悠闲,舒适,惬意的乡村生活扑面而来。
若是在现代看到这幅景象,定是人人向往。但若是真正过上其中的日子,怕是一天都待不下去。
农人艰苦,靠双手在土里刨食,累且不说还经常食不果腹,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就如陈五来了两个月,还没尝过一口肉就知道其中的艰辛了。
路人见她俩从山里出来,笑问捡到啥宝贝。
翠翠笑答就捡了几个蘑菇,挖了点野菜。
好奇心重的人还想去翻看她的背篓,翠翠却拉着陈五的手飞快地跑了。
进了村,翠翠才气喘吁吁的说:“要让他们看见我们捡了这么多蘑菇,肯定都会进山去,下次我们就捡不到蘑菇了。”
“即便我们不说也是有人去捡蘑菇的。只不过这两日农忙,大家没空罢了。”陈五扭了下又发僵的脖子,刚才一直低头捡蘑菇,脖子又发硬了。
翠翠想了下还真是如此。如今开春时节,各家都缺食,新鲜的菜蔬刚下种,去岁的存粮也差不多尽了,可不得想办法弄口吃的。
陈五到家刚把箩筐放下,便见柳氏和陈父扛着农具进院,看他二人挽着裤脚,穿着草鞋,估计是去农田劳作了。
陈四从房里出来,面对父母颇有些自责:“爹娘该叫我一同去田里劳作的。”
柳氏忙摆手道:“不用,不用,你在家安心温课就是,别的都不要管。”
陈父也赞许的点头:“天大的事都不如念书,你将来可是要当官老爷的,捡芝麻丢西瓜的事做不得。”
陈四笑着应是,礼貌乖巧的很。
官老爷长官老爷短的,陈五这个月来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陈四的书念的如何,陈五不知,但是他这虚伪劲却是谙合官场之道,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长到十五岁的人,家里的油瓶倒了都不扶,还会下地耕田?
陈五瞥了眼陈四,见他根本不敢和自己对视。呵呵,肯定是怕了。
懒得听陈父吹嘘,牙酸!
还是乖乖的进厨房打下手的好,免得被无端责骂。
柳氏在厨房翻翻找找,想着做点好吃的给陈四补补身子。奈何家里也就剩些干菜,咸菜和豆子,以及每日留的两块豆腐。
陈五抓来一把蘑菇,喜得柳氏直夸女儿长大懂事了。
陈五趁机把捎带着翠翠明日一早去卖菇的事和柳氏说了,柳氏一口应承。
这时,陈父提了一条草鱼钻进厨房,
“我去老李头的鱼塘买了条鱼,你收拾好了做给小四吃。”
“我正愁没什么好吃的给小四补身子呢!”
柳氏特意上了一口锅蒸饭,不用说,这是给未来官老爷的。
陈五烧火,柳氏掌勺。
豆腐开汤,放了新鲜的蘑菇,撒点葱花,秀色可餐。
又舍了重油将鱼块煎了,酱油上色,加姜片和茱萸闷了,香味扑鼻让人食欲大动。
柳氏捡出六块鱼块装盘,其余的收进了橱柜。陈五明白,这是明日留给陈四带去书院的。
柳氏甚至把咸菜也过油炒了一下,说是小四爱吃。
还有一碟豆豉也是每餐必不可少。
四个菜上桌,陈父赞了句:“不错!”
陈四难得动情的说了句:“娘亲辛苦了!”
柳氏激动的几欲掉泪,忙给小儿子端来干饭。
陈四推让,但拗不过父母的坚持,只能吃了。
柳氏给父子俩各夹了两块鱼,自己和陈五则一人一块。
陈父嫌弃的瞪了眼陈五,却没说什么。
陈五很想骨气一把将鱼扔出去,但是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在对着鱼肉流口水,劝她说忍忍。
陈五忍了,鱼肉吃在嘴里却如同嚼蜡,一嘴的苦涩味。
陈四恪守餐桌礼仪,细嚼慢咽,仪态倒是很好。
大家都吃完下了桌,他还在喝汤,
“娘,今天鱼的好吃,豆腐汤也十分鲜美。”
“这豆腐汤里的蘑菇是小五上山采的,有半筐呢。”
陈四闻言闭紧了嘴,眉头也皱得老高,垂眸沉思不知在想什么。
陈父抬头看了眼陈五,命令道:“以后你就每日上山去采蘑菇,吃不完的可以晒干,日后你哥回家也有得吃。”
陈五看向柳氏,柳氏这才记起女儿说卖蘑菇的事,便说了出来。
陈父冷哼一声,“不许”的话头到了嘴边又急忙收住,眯着眼细细琢磨了会才缓缓开口,
“也不是不可以,你长大了也该为家里挣钱。日后你就去山上捡蘑菇,留下家里吃的,剩下的就去卖,好歹是个挣项。”
陈五默默无言,看来即使卖山货,钱也装不进自己的口袋。
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