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刘贞真行,还能静得下来念书,我从毕业就没怎么碰过书。” “你夸刘贞就行,我不算,小时候接触了一个成语叫引经据典,等我弄明白它的意思,我就在想,要是什么时候我能编撰出让人引用就好了,等我长大一点,变成熟了,我发现这个目标好像有点难。 于是,我就去翻《辞海》,好不容易翻出一个和引经据典差不多涵义,但是难度又稍微低一点的成语,就是旁征博引。 等到了大学,我发现好像离目标非常近了,原来学习的课本就是咱们老师编撰的,摸索了一阵,我总结出实现目标的办法,大学毕业考研究生,再考完考博士,等博士毕业就可以朝专家努力了,等成了专家,我也能被旁征博引了。 要是哪一天有个女孩子指着你的鼻子骂‘姓亓的女人没一个好东西’,你千万莫慌,也别急着反驳,那可能就是引用了南专家说的话。” “哈哈哈,你还是这么会胡扯。”亓英捧腹大笑一阵,又感慨道:“南易,你一点没变,还是当初的那个你。我偶尔还会想起你屁股上的两个大补丁,蓝裤子缝两片衬衣布,亏你想得出来。” 南易轻笑一声,“少不更事,见笑了,见笑了。” “老吴,我明天准备点什么菜?” 吴仁品家,吴美凤和吴仁品也在吃晚饭。 “你随便准备,只要是你做的,南易都会说好吃。”吴仁品吃着饭,心里还想着事情。 “南易只是客气话,我们怎么好当真,他难得来一次,总要准备点好吃的。” “南易平时想吃点什么东西吃不到,跟你说随便准备就好。”吴仁品顿了顿,说道:“做浆面条吧,南易是真的爱吃这个。” 吴美凤想了一会,“中,就做浆面条,再配几个菜。老吴,我托人打听了一下,家里的画价格都涨了不少,现在随便一幅画都可以卖上万。” “没什么好奇怪的,南易做事从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当初叫你买的时候,肯定已经想到会有今天的情况。”吴仁品放下快子,点上一颗烟,“我卖早点,到后面你卖汽水、二手自行车,每一件都是他给我们安排好的,每一件事都是恰到好处,踩在线边上,就是不会跨过去。 他看问题的角度,对政策的解读,对经济的认识,都非常犀利,把他和我换一下,我现在遇到的这些头疼的事情,对他来说可能都不是事。” 吴美凤回忆道:“老吴,白天在单位都忙了一天了,在家里就别想着工作了,放松放松,等明天起来再发愁。” 吴仁品把烟往烟灰缸里一碾,“好,听你的。” 从亓英家里出来,南易又到了一家老雪鸡车子的小档口,凑在玻璃小拱门口子上往里头瞅了瞅,“师傅,鸡架怎么卖啊?” “你要哪种?” “油光发亮的这个,面上抹了蜜?”南易指着一个鸡架说道。 “没抹蜜,糖沁的,两块钱,要吗?” “真贵,这个小的吧,我上菜市场一块钱能买三个。” 南易当初承诺吴仁品只要他开口,五亿随时奉上,同时他也惦记着把五亿在奉天挣出来,显然,他是想多了。 垦殖集团虽然几乎垄断了奉天这里鸡架的供货源头,可生鸡架的终端零售价只卖到大的五毛,小的一块钱三个,就是无本生意,一年卖上亿个鸡架,也挣不到五千万。 再说老雪牌鸡车子,加盟倒是搞的不错,只不过同样挣不到多少钱,到了,挣的就是供应鸡架和配方的钱,葛翠竹都有想法打退堂鼓了。 “你上菜场买的是生鸡架,我这个是给你做好的,材料、手工、房租哪样不要钱,没挣你多少钱。” “行吧行吧,能帮着切一下吗?” “不用切,撕着吃好吃。” 来回交流了一番,南易提着鸡架,沿着马路慢悠悠的往前走,过了一小会,赶过来的韩振赫就和南易并肩而走。 “结果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