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官渡风云> 皖城谁做主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皖城谁做主1(1 / 2)

庐江郡的治所在皖县。皖县多山,山中谷深林密,西北部有一峰似天柱兀立,名天柱峰,皖水从峰谷中往东南流去,注入大江。在皖水中下游处,有一片开阔地,这就是三山夹一水的皖县。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皖县山中多药材,山林里长有茯苓、苦参等,百姓靠山采药材;皖水中多鲈鱼,百姓近水捕鱼鲜;平地之民种稻谷。皖县本是一个民殷国富,宁静祥和的世外仙乡。自黄巾战乱后,中原百姓多携家带口来此定居避难,垦荒种地。然而黄巾军在中原受到打击后,其余部有从荆州潜入庐江,在荆扬交界的大别山一带为盗,并时时侵扰皖县。朝廷派陆康治理庐江,陆康就任后,赏罚分明,组织庐江军民追捕黄巾余贼,皖县又恢复平静。董卓造乱时,袁术屯兵在九江郡,常常到庐江借粮,陆康不给,双方相互冲突,结下仇怨。后来陆康被孙策击败,袁术表刘勋为庐江太守。刘勋在庐江穷兵黩武,动费万计,苛捐杂税,百姓不堪其苦。近年庐江旱涝相继,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死的死了,逃的逃了,庐江百姓十去五六。

话说袁术死了,孙策攻下寿春,袁术的堂弟袁胤和女婿黄绮带着袁术的家眷和部曲男女到皖县投奔刘勋。大部队到达皖县,刚安置不久,孙策又击破刘勋,刘勋只身带着几十骑投许都去了。袁术的家眷享惯了荣华富贵,刚到皖县,遭遇兵变,再赶上冬天,就叫苦不迭。于是袁胤打着安置袁术家眷的名义,向庐江郡下的各个县摊牌物资。百姓善良,尽量筹资交税,实在没有余粮交税的,只好卖儿卖女。

皖县城南三里外有一八卦岭,岭下有个张家庄,庄主是张太公。张家本是洛阳人,王莽篡汉时迁居皖县,已历好几代。张家本来颇有田产,自袁术占据扬州后,就为交税变卖家田。后来战争频仍,族人死的死了,逃的逃了,只留下张太公本家兄弟二房。这天午后,天上浓云密布,北风劲吹,皖水泛起白光。入暮时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地卷下来。张太公刚从城里归来,见北风吹卷草屋,掀翻草棚子,想天气严寒,应多捡拾柴火储存起来。风卷着雪吹刮得人无法站立,张太公收拾好柴房进屋。

一少女出来接过太公手中的灯笼,说:“舅舅,快来烤烤火。”说完,扯过一条凳子,靠近炉火,让太公坐。

又有一少女端了热羹来,太公接过汤碗,长叹一声。后来的少女问:“舅舅,可有打探得消息来?”太公只垂了头叹息。

一妇人自堂内出来,递给太公一纭袍,并接过太公手里的汤碗,说:“兵荒马乱的,能吃上热饭就不错了。梁国离此山高水远,哪还指望梁国来人。”

太公说:“今天城门口贴了告示,说孙策将军接管皖城,刘太守去京城当大官去了。也有人说刘太守被孙将军驱赶,不知所踪。朝廷要派人来扬州,但袁家人不肯,就从九江搬出,来到庐江。现在城中粮食三十钱一斛,还买不到!”

妇人说:“这太守常换,不管换了谁,我们的日子都不好过。听说府衙里招绣娘,隔壁家的女儿都去了,总能浑口饭吃。”太公说:“我们是大户人家,总不能让孩儿去做仆人。”妇人说:“自家孩子自不必去,可我们家养着那么多闲人,有什么用?”太公说:“等用人时你就知道人多的好处了。”妇人说:“这年月种庄稼自己打不到粮食,白费力气,多吃饭。这日子怎么过,还不如打发人出去,各谋生路去。”太公说:“你让这些人出去,大冬天的不说,这兵荒马乱的,怎么去讨生活。熬一熬就过去了,啊!”

妇人还想说什么,太公嘀咕了一句:“妇人见识!”

太公只管自己起身进屋,留妇人在堂中闷闷不乐。

两个女孩儿见妇人无趣,其中一个说:“舅妈,小乔织好了布匹,明天进城去卖了钱,换粮食来。”

妇人说:“不是舅妈心狠作践甥女儿。你叔父走时交代我们好好招待你们姐妹,可这世道不允许啊。”

这两个女孩,一个大乔,一个小乔,自七八岁时随乔成乔太公来皖县,如今也有十来年了。乔太公回睢阳时交代过,故太尉乔玄公已把大乔小乔许配曹操,等自己回睢阳安定下来后,再派人来接,不想这一回去,江淮战乱频繁,关山阻隔,音讯难通。

妇人见小乔这么说,叹气说:“去年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今春没有存粮,官府又要征粮,秋天刚要收粮,又不知哪里来的匪兵,抢了粮田。你舅父组织了人去抢,差点送了老命。日子真没法过了!”

当晚风紧,大雪下了一整夜。

第二天早上,雪停了,放眼望去,四野路难分,千山影无踪,银雕玉琢全无痕,满眼白光映苍穹,更兼四野寂静,鸟雀无踪,这个世界好清冷。不知何时,雪野上走着几粒人影,那是大乔和小乔。姐妹俩带着两个庄仆,抗抬着几笼布匹,行走在茫茫的雪野中。离开八卦岭,站在一高坡向四处看,县城的方向很难辨。远处有一排秃树,枝桠杈向天空,在莽原中拉成一条曲折的线,向东延伸去,这大概就是官道。渐渐地,原野上的人多起来了,有抗抬货物的,有行乞的,都在大冷天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