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女生耽美>乡镇税所> 铁厂查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铁厂查账(2 / 3)

生产,主要是了解你们生产钢铁的工序和工艺,投入什么的材料、动力,经过什么样的生产。看过生产后,查账才懂你们的成本核算方式。”

陆智经王志山这么一解释,明白了个大概,起了身,几步小跑,找了陈富华汇报。之后他回了财务室,向财务室隔壁的生产科要了几顶安全帽,交给二人,带二人进了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说是车间,并非在抬头是屋顶的厂房。它是一个露天的生产区。占地三亩多的场地,由原先的黄磷厂核心产区改装而成。如今,原先冒着臭鸡蛋气味的生产区,不再治炼黄磷,改炼了铁锭。几十名头戴安全帽、身着青灰粗布劳保服的工人,在两座高大的冶炼炉子间忙前忙后,拉开了一幅热气腾腾的生产场面。

正在细看生产工序和设备,陈富华赶来了。他头顶安全帽,当仁不让,为二人讲了这里的生产工艺。

顺他指点,几人一抬头,看到升向蓝天的三座高大冶炼炉子,伸长脖子,向天空吐着白烟;它的脚下,是几个巨大的空心铁管,错落有致,横亘其间,连接着将身子伸向天际的三座治铁炉子。

陈富华明显经常带人参观生产区。他一改刚与王志山和李跃文见面时的温温吞吞,侃侃而谈。经他介绍,生产区的三座冶炼炉子目前只有一座是核心设备;另外的两座,是为核心冶炼炉子提供辅助热力的。两座炉子燃起焦炭,开足马力,同时为冶炼炉子增加风温。

当着税务分局两人的面,陈富华不忘叫苦不迭:

“你们别看现在的铁价热得烫手,我们实际投入不小、赚不到钱。这么大一个产区,光技改,就花了我们大几百万元钱;可钱下了,产出并不高。你们看,这几套炼铁炉子,全是原先生产黄磷的旧设备改建过来的,因陋就简,无法高负荷运转,生产不达标;再者,两座供热炉子风温不足,现在你们二位过来,正好碰上今天火力全开,勉强能保证一座冶铁炉子正常作业,实际产能只达设计产能的一半。”

王志山问了他关心的几个问题:原材料靠什么机械装置传送;工人如何投放铁矿石和焦炭的位置在什么地方;铁矿石在多少温度下能炼成铁水、铁水如何冷凝铁锭?生产一吨铁下来,需要多少吨的焦炭配比?

陈富华点点头,指着机械传输流水线,请他看了个仔细。双方边走边谈,走出了生产场地。再往前走几步,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和成品仓库,尽收眼底。

仓库说是仓库,倒不如说是一个露天堆场。它和生产区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只是少了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多了进出其间的重型卡车。卡车喷着黑烟,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上车铁锭,下车焦炭和铁矿石。备足的原材料和产出的产成品,在几亩地大小的堆放区,尽收眼底,在蓝天下堆积如山。进进出出的卡车将场地的土石方路面,碾压成尘灰,几乎没过几人的脚踝。

看过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炭,还有新鲜出炉的产成品铁锭。税务分局的二人没有止步,而是提出来,要看一看进、出货物的过磅房。

陈富华懵了,转头扭向杨晓惠:

“查账还要查过磅房?”

杨晓惠笑了笑,不说话。陈富华这次止了步,没有再往前,而是要陆智带两人前往,自己让杨晓惠陪他回了办公室。

过磅房前,两人仔细观察了过磅员的计量,再留心查看过进出厂子的卡车。和司机谈过过磅的手续和单据后,王志山对陆智道:

“陆师,你有没有听说过‘二次过磅’?”

陆智迷糊了,嘴里重复了一遍“二次过磅”,眼睛睁大了:

“‘二次过磅’?我没有听说过。”

“‘二次过磅’的意思,就是同一辆、同一批次的入库卡车,反复进出两次以上,过两次以上的磅。”

陆智懵了,他挠了头,道:

“有这种事?”

“真有这事。有家企业,就是司机伙同过磅员,将同一批次的货,过了一次磅后,进料厂打转一圈,再转头出厂,再次调头,回到工厂再过一次磅。结果,撑大了司机和过磅员的肚子,饿瘪了企业。上千吨的矿石购进,最终一盘点,只有几百吨。企业老总问财务:你们的产品销售数据是不是弄错了?我上千吨的采购,该产出上百吨的产品,产品你们挂账到哪里去了?”

这话说得李跃文捂上嘴巴,“嘿嘿”笑了。

事情绝非空穴来风,全是真实事件。而且事件发生的真实企业,不是别的,就是三人脚下的前磷肥厂。前磷肥厂在被钢铁厂接手前,宣告长亏不倒,沦为空壳企业,亏损原因却成了谜。后来它被整体销售陈富华,审计、税务联合组成工作组,到企业盘点矿石库存,发现端倪,在入库单上找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揭晓谜底,一朝真相大白于天下,被审计、税务联合工作组命名为臭名昭著的“二次过磅”。王志山将此冷笑话托出,惹笑了李跃文,却不为陆智知晓,让陆智不住摇头:

“那还不是临守自盗、喂饱了司机、吃空了工厂!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