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舍利仅仅是在袋子里残留了微弱气息,竟然被三藏法师探查了出来。
黄四喜回道:“晚辈确实在机缘巧合下,寻获了一枚舍利子。”
三藏法师当即朝他伸手:“请小施主把舍利拿来!”
眼见他面露迟疑,三藏法师又笑:“没有这颗舍利,贫僧可点化不了这件袋子!”
黄四喜一听,不再犹豫,从怀里取出锦盒,起身递给了三藏法师。
圆测大师与窥基大师纷纷靠近三藏法师身前,好奇打量锦盒里的舍利子。
这颗舍利估摸有核桃大小,不如珍珠皓白,表层呈现灰褐色泽。
圆测大师瞧不出来历,就问三藏法师:“敢问师尊,这是哪位佛士遗留的舍利子?”
三藏法师笑道:“你们应该知道世尊释迦牟尼的大弟子罢!”
圆测大师与窥基大师对视一眼,齐齐点头:“世尊首徒是龙树菩萨,也是大乘佛教的创始者!”
三藏法师解答:“昔年贫僧西去佛国,有幸瞻仰到世尊释迦牟尼遗留的一颗佛牙,除了佛牙之外,佛国最著名的佛宝就是龙树菩萨的舍利子,不过龙树舍利已经遗失多年,贫僧以为这颗舍利早就被毁,想不到竟然在小施主身上,真是佛缘呀!”
“啊!”
圆测大师与窥基大师大惊失色:“这一颗是菩萨舍利?”
龙树菩萨是千年前的古僧,曾经在佛陀座下听讲,如果可以供奉到龙树菩萨的真身舍利子,那么三藏寺肯定可以成为中土佛门的祖庭。
但三藏法师并没有把龙树舍利据为己有的念头。
只见他手握龙树舍利,伸入袋口。
也不知道他暗中运转了什么秘法,原本超过丈余的袋身,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起来。
直至乾坤一气袋缩到巴掌大小,三藏法师才把手掌从袋口里拿了出来,又扬手一抛,便把袋子与龙树舍利一起还给黄四喜。
黄四喜左手持袋,右手持龙树舍利。
乾坤一起袋微缩如掌,龙树舍利并没有任何变化。
黄四喜见圆测大师在直勾勾盯着龙树舍利,就先把舍利装入锦盒,揣进怀里,这才提起乾坤一气袋,询问三藏法师:“请问圣僧,晚辈应该如何使用这件佛袋?”
这时三藏法师已经示意窥基大师,前往后方古树的树洞里取来纸笔。
三藏法师奋笔疾书,写了一张佛纸,然后递给黄四喜:“贫僧这里有一部佛门指法,小施主可以试着研修,只要可以修成,就能点物入袋。”
黄四喜双手捧起佛纸,上面的笔墨字迹,圆测大师与窥基大师都可以看见。
但是佛纸表层浮现的一行行闪光文字,就只有黄四喜一人可以观读了。
“名宿遗物:收录有‘三藏佛指’,赠送《楞伽经给三藏寺,即可观读继承!”
黄四喜看罢一遍,已经把‘三藏佛指’修成,随即折叠佛纸,免得被圆测大师与窥基大师学去。
这之后,黄四喜左手打开袋口,右手运使指法,让内力灌注在右手食指上,对准地面的玄铁重剑一点,剑身受到内力激荡,横向扎入袋口,没入其中不见踪影。
名宿遗物上有明确指示,只要是黄四喜随身携带之物,都可以通过‘三藏佛指’装入乾坤一气袋内,除此之外,‘三藏佛指’再无它用。
圆测大师与窥基大师见状,无不是目瞪口呆,玄铁重剑少数也有四五尺长,究竟是如何装入巴掌大的袋子里呢?
三藏法师见黄四喜已经学会‘乾坤一气袋’的收纳之法,笑着问:“小施主的难题,解了否?”
黄四喜觉得已经彻底解开,但他目光一转,突然望向乾坤一气袋。
他震惊发现,袋面竟然显露了一颗颗的龙首图案,且每一颗龙首图案内全都绣刻有字迹,第一颗龙首上刻‘清’字,第二颗龙首刻有‘明’字,其余几颗龙首也是以朝代命名,其中包括有‘唐’字。
他当即面朝三藏大师,恭敬行了一礼:“请圣僧赐教,这些龙首图案是什么意思?”
三藏法师给他指点迷津:“贫僧当年随侍太宗陛下跟前,曾经见过一颗唐龙首,小施主可以去取来,至于其它龙首都位于何方,贫僧就不得而知了,这需要小施主自己寻找!”
黄四喜赶紧又问:“还请圣僧告知,唐龙首藏在何处?”
三藏法师指向佛纸:“就在纸上,你看不到吗?”
黄四喜立即重展佛纸,发现背面竟然绘制了一幅地图,显然就是埋葬唐龙首的方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