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于扔钱如水。
何子朗点头答道:“高等院校本身就满足慈善机构的要求,也可以避免高税负和提升社会形象。”
“那就注册一个自家的慈善基金,做点宣传看看有冇人肯捐钱进来。”
“名字呢?春秋学院慈善基金会?”
“神经!”翟远乜了他一眼:“当然是用我的名字,学校要知名度有什么用?”
何子朗呵呵讪笑:“明白,完全明白。”
接下来,把各项注册资料一填就等着盖章,很快‘春秋演艺学院’的名字便会被录入香江大学教资会。
搞定手续的第二天。
翟远接到黎志鹰打来的电话。
黎胖子在电话里笑声得意:“怎么样阿远?选择不一样的立场,有没有感受到比你之前做事更方便?我问过了,其实你所有审批资料都没问题,但按章办事起码还要等一年,能不能批准也尚未可知,毕竟关乎民生教育的事,港府怎么会轻易交给你一个白丁呀!拖你到97都有可能。”
翟远握着电话,用无声的口型骂了两个脏字,赔笑奉承两句。
黎志鹰的声音再度传来:“教资会会给你拨50万资助款项,钱虽然不多,亦是对你办学的态度认可,接下来就看你的态度如何啦”
翟远笑着回道:“明白,黎老板尽管放心,很快你就会在《九一日报上见到我的态度。”
挂断电话。
翟远略作思忖,打定主意还是得先暂时留着这位黎老板,满足他想做幕后大佬的心思。后世一直听说外务省有16亿美金的狗粮,这次如果能啃两口下来,陪对方玩玩角色扮演也不是不行。
“喂周哥,你放心,小萍在香江有我照顾没问题。”
翟远紧接着便拨通周学军的电话,简单聊了几句他女儿周萍的事,话锋一转:“这次打电话是想拜托你帮我找个人,内地的一位作家,本名叫管莫言,现在的笔名应该叫莫言,再具体的信息我也不清楚,上次去内地看过他的文章很感兴趣,麻烦你帮我打听一下……”
…………
“好家伙,你给的这点资料也太少了,我托了不少关系去各个出版社打听,了一个礼拜才从禾北的《莲上找到些消息。”
周学军再打来电话,已经间隔了一个礼拜。
翟远从报社回到九一娱乐,正在跟施楠生交代些事情,桌上电话跳响。
他接起电话笑着打声招呼。
又低声吩咐施楠生:“其他演员不急,总之先把张国容找回来。”
施楠生推门而出,去联系正在海外开演唱会的张国容速归。
翟远握着听筒,笑着问周学军:“名字没错吧?”
“没错,管莫言,笔名莫言,都对得上,你在内地看到他的文章估计也是通过《莲杂志。”
“可能是吧,记不清了。”
翟远含糊两句,本以为给的信息太少,都打算放弃这位文坛大家,准备自己亲自上阵了。
想不到周学军舍得下功夫,真找到了对方。
周学军声音传来:“我听说你在香江办了份报纸,打算请他撰稿?这位小管今年才三十岁出头,需要的话我再帮你找几个老作家。”
“不必。”翟远直接拒绝他的好意,问:“能不能安排他来香江坐班,薪酬我按千字100给他,外加一万块的底薪,住的环境差一些,在我家从前的公屋。”
电话那头,周学军咕噜一声咽了口唾沫:“那啥,其实我也挺擅长舞文弄墨……”
翟远没好气的翻翻眼皮。
你擅长顶个鸟用,写得出我莫言老师那般鞭辟入里的犀利文章吗?
…………
六月中旬。
《九一日报的发行销量逐渐稳定下来,与首刊销量相差无几,基本维持在18万左右。
看报的习惯养成以后,这18万读者形成了报社的基本盘。
单论销量,仅仅能维持正常运转,包括整个九一文化公司的员工薪酬开支。
但落进翟老板口袋的利润并没有多少。
“这个月开始可以接广告了,把我九一娱乐的电影广告放下去,头版多接些地产、珠宝这些价格高的类型,美食专栏也一样,首选那些大餐馆……”
翟远吩咐潘永强去外面谈广告事宜,也是报刊业盈利的大头。
18万的发行量绝不算低,能接到不少优质商单,以《明报去年公布的财报来看,对方日均20万的销量,年盈利已经高达八千多万,金良庸独占其中六成。
同一时间段,《禁果日报销量已经攀升到25万,依旧是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翟先生,今期的漫画专栏我照你提供的故事,已经做出来,你看下是不是这种风格?”
潘永强刚走出办公室。
漫画专栏的一个年轻姑娘笑容灿烂走进来,将几份四格漫画摆在翟远桌上。
女孩名叫陈少媚,笔名雪晴,此前是报纸美术设计版面李惠珍的漫画助理,李惠珍被挖角来九一以后,介绍她来创作四格漫画,有意给机会捧新人出头。
第一次由助理转为主笔,陈少媚递交上来的作品是一份画风偏向日式的大眼美少女恋爱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