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内地往事
在空气香甜的美利坚。
有一个叫‘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机构。
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促进推动全球民主化,提供国际媒体援助,自1983年至今,每年单单向香江拨款便近百万美元。
相较于简单粗暴的直接给钱。
绅士范儿十足的带英鬼佬,则更斯文一些。
先是英资洋行无息贷款,接着利用殖民宗主的身份,带你去殖民地炒地皮、建银行,这样下来赚的钱比信托基金更稳妥。
“这些都只是部分收益,如果你像我这样做的长久一些,多认识几位老板,做掮客也是门赚钱的生意。”
黎志鹰第二次约见翟远,是在皇家高尔夫球场。
要聊一些见不得光的生意,球场绝对是不二之选,借着打球的名义卸下全部电子设备,空旷的球场上无论说些什么都随风而去。
脚踩绿茵草皮,黎志鹰用一副前辈口吻教导翟远,得意道:“前段时间缅邦大动乱,细佬想赶大佬下台,我做中间人帮细佬引荐美利坚和英格兰的鬼佬,也从中抽取了少少的介绍费。”
翟远满脸心悦诚服的受教表情。
难怪后来东亚各地区都要通过这位黑金港督,方能结识美利坚的军政大佬,人家八十年代便开始做这门生意了。
“英格兰法律规定,政治捐献不违反法例,派系更需要金主捐款才能维持运作,所以你给指定的派系人物捐钱时,不必担心icac会找麻烦,当然他们也不敢上门找麻烦,大家同一个老板,我们养他们嘛!”
黎志鹰继续推心置腹:“哄老板开心其实非常简单,等将来九一与禁果合并,你只要做出成绩提高销量,剩下的无非批评两个字,欧西的老板很乐意见到有文章批评内地或者其他地区,难道他们真的痛恨中国人?当然不是,因为这样可以衬托出他们施政有方,提升自己在任期内的声望和宣传优势,说到底全部都是生意来的。”
翟远不置可否的笑笑:“讲得太深我一个屋邨仔听不懂,总之一句话,是不是只要我肯接管《禁果日报做宣传,再把献金捐给指定的派系人物,利用舆论支持他们在香江上位,这样老板们就肯捧我?”
黎志鹰点头笑道:“总结的很到位,之后各个慈善、信托基金就像我刚才所讲那样,把钱分批次进到一些海外账户,每笔几十上百万美金维持报纸运作,先捧你做到全港传媒一哥的位置,有这个身份才方便更进一步合作,带你去见识外面的大把世界。”
翟远闻言抿着嘴唇没开口。
比想象中要麻烦,毕竟堂堂正正没做过汉奸,还以为认下这个名头,鬼佬会直接拿几个亿出来撒币呢。
目前情形看来还是细水长流,稳固关系,等自己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才能逐步提高身价。
“那我几时才能见到老板?”
看得出来,黎志鹰摆自己上台,肯定吃了不少回扣,翟远更想了解鬼佬原本的价码。
否则做二鬼子的二鬼子,未免太憋屈了些。
不过黎志鹰显然并不打算给这个机会,望着翟远嘿地一笑:“现在还不是时候,先做事,等你做出成绩自然会向你引荐。”
搞得像传销一样。
翟远心中吐槽,面上略显失望。
既然不肯直接给钱,先从别的地方收些利息。
“你把自己的大老板说的好似天一样高,但是钱又不给,人又不见,这样显得很没有诚意。”
翟远略作思忖,扬起脸冲黎志鹰笑道:“这样吧,我正在办一所演艺学院,立法会迟迟不肯审批办学资质,钱的事先摆在一边,能不能先搞定这件事?”
…………
在港府治下的香江做一个爱国华商有多难?
看看雷英东的下场就知道。
又或者放眼当下,翟远通过正常流程办一所演艺学院,港府张口闭口民生教育,各路审批资质忙得何子朗焦头烂额,排期仍要等到下半年甚至年后。
但只要稍稍换一下立场。
在翟远第二次约见过黎志鹰之后,间隔半个月不到,上到立法会下到社会福利署,层层审批宛如用了开塞露般流畅的一泻千里。
“这里是立法会内务部送来的注册资料,包括校名注册、法人责任和税务注册等相关文件。”
“建筑拓展署已经批准了春秋学院附近的土地使用权、建筑设计和施工许可等事项。”
“税务局打电话过来问,新大学的资金来源是否需要依赖于捐赠或非营利性资助,他们可以酌情给学校一部分税务减免的优惠政策……”
何子朗对港府突然转变的办事效率极不适应,拿着一沓沓相关材料找到翟远,忍不住询问自家老板究竟搞了什么暗箱操作?
“翟先生,新上任的这位港督卫亦信是你亲戚?”
上个月9号,第27任港督卫奕信在王后码头登岸,署理港督钟sir正式下台。
翟远没回应,反问:“我不想接受其他组织的资助,自己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行不行?”
建大学的开销不小,尤其他这种盈利性的机构,税务负担比公立学校更重,不避税交钱给港府,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