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70(3 / 22)

您,有了您,他也不忍舍下您,同慧贵君玉石俱焚了。”

末了,向晚牵着谢瑶卿的手,轻轻扶上自己微微拢起的小腹,他月份渐长,谢瑶卿此时,已经能感受到藏在他血肉之下,另一个生命的悦动了。

谢瑶卿原本冷厉的神情仿佛收到那个小东西的感召一般,竟难得的变得柔和起来。

不知道那个小东西在干什么,让向晚有些不适的蹙起了眉,只是他仍然笑着,冲谢瑶卿道:“您生父当日的心思,与臣侍此时的心思,与陛下此时的心思,定然别无二致。”

谢瑶卿露出一个不自觉的微笑,只是迟疑的问,“是吗?”

向晚继续道:“也许您的生父也将实情告诉了先帝,只是先帝碍于朝堂上的纷争,无从下手罢了。”

谢瑶卿思索着当日的朝局,慧贵君早知楼兰内乱,从一开始就没指望借楼兰的势,却在得宠后迅速的同中原世家搭上了线,借着自己身在后宫的便利,不仅打听先帝的心思,还甜言蜜语的吹些枕边风,甚至因为自己出身外族,后嗣不能入主东宫的缘故,他放弃了自己生育,反而专心抚养起出身世家大族的先凤君留下的三皇女谢琼卿。

谢瑶卿在心中猜测着,一开始,父亲在宫中无依无靠,慧贵君又用性命威胁,所以父亲不敢向先帝告发,后来有了自己,自己又慢慢长成,父亲既有了依靠,有不想让自己受辱,便将真相告知了先帝,可那是慧贵君气候已成,世家先帝早已经前朝后宫架空,想要发难也是有心无力。

而此事又被慧贵君知晓,为了不留后患,他杀了父亲,还想对自己下手。

现在想来,先帝把自己流放到西北边军时,恰是二十七个月后,父亲丧期满时,她当日只觉是先帝厌弃自己,又听了小人蛊惑,才把自己送到危险重重的西北战场上等死。

现在想来,也许那是一个无能的母皇对自己最后的庇佑,和下的最后一步险棋了。

不然又何以解释一年前上一任仪鸾卫指挥使冒死送来的那一封勤王的诏书?

向晚见谢瑶卿闭目沉思,久久不能自拔,便试探着唤了一声,“陛下?”

谢瑶卿回过神来,却盯着向晚的小腹,低声同他说,“咱们的孩子,若是个男孩,万万不能像父亲那样软弱,总要泼辣凌厉些,才不会叫人欺负了去。”她想了想,又补充道,“若是像你些便好了,但也不能太像。”

当日蓄芳阁上向晚若是没有和鸨公对骂,从二楼一跃而下的勇气,她们二人也不会有这一段佳缘。

向晚的重点却在后半句,“为什么不能太像?”

谢瑶卿目光微微游移,有些底气不足,“太像的话大着肚子假死逃跑,实在有些不像话。”

向晚便立起眉眼来,将脸扭向一边,发出一声冷哼,反击道:“若咱们的孩子是个女孩,我也希望她像你些,但也不能太像。”

“不然生女肖母,学了你的薄情寡恩去,我可消受不起。”

谢瑶卿只是笑,由着他瘪着嘴嘟嘟囔囔,二人闹了这一会,谢瑶卿方才升起的那些怅惘才渐渐的烟消云散,她再看向厅中的正使时,眼中的冰雪也已经消融,余下的只是亲近。

她唤来内侍,“将使者们的座位移到朕身边来。”

她再次看向那位沧桑衰老的正使,这次叫出的却是她的汉姓,“拓跋使者,你既有楼兰王结为姐妹,兴许也是朕的的长辈。”她命内侍斟了满杯,而后举起酒樽,微笑着看向正使,“朕这一杯,既敬你扶持楼兰王重登王位的忠心,也敬你愿为长帝卿奔走的深情。”

汉姓拓跋的正使还沉浸在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故事中,闻言惶恐的举起酒杯与谢瑶卿共饮,似是不习惯谢瑶卿的和颜悦色一般。

谢瑶卿便笑:“拓跋使者不必惶恐,慧贵君既不是你们楼兰的皇子,朕与楼兰王,大周与楼兰,便仍是亲如姐妹的一家人。”

为了让正使安心,也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谢瑶卿命令内侍道:“去看一看宫中还有没有朕父亲的画像,若是慧贵君曾命人烧了,那就去先帝留下的遗物里找一找。”

拓跋正使神色复杂的看着谢瑶卿,若是猜测属实,眼前这人便是楼兰王的侄女,大周与楼兰,便成了实打实的姻亲之国,于情于理,她都得赶快将这个消息告诉王上才是。

内侍手脚麻利,已经在先帝遗留的故纸堆里翻出了一张破损泛黄的画像。

笔迹虽已模糊,但拓跋正使在画卷展开的那一瞬间便涕泪横流,谢瑶卿看在眼中,只叹一起口气,心道,真相如何,想来无需多言了。

趁楼兰正使在不顾风度的嚎啕大哭,她冷眼看向席下冷汗流个不停的礼部尚书。

她刀子一样的眼风扫过去,年过半百的礼部尚书赵端当即汗液不擦了,几十年的老寒腿也在这一瞬间不治而愈了,她步伐矫健的上前跪倒,义愤填膺的怒骂道:“臣不知那元氏贱人竟是如此不忠不敬,蛇蝎心肠,陛下,容臣提议,不如将元氏刨棺鞭尸,以儆效尤!”

谢瑶卿只端着酒杯,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脸上只有一句话——前几日提议让朕追封元氏的,好像也是你吧?

赵端背后华贵的衣衫顷刻间又被浸湿了,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