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23章 束戈卷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束戈卷甲(1 / 4)

第223章 束戈卷甲

“嘭嘭嘭——”

七月初五日卯时四刻。

伴随着哨声作响,第一排的十台投石机率先发难。

十颗三十斤沉重的投石跨过长空,大部分砸入关隘之中。

好在拓跋怀光早有安排,关内投石机已经后撤百步,并未遭受打击。

“换四十斤投石!”

阵地上,张昶沉稳下令,他的目标是关隘,不是关隘内的投石机。

或者说,他并不认为拓跋怀光会把投石机继续放在原地,傻傻的供他摧毁。

既然如此,倒不如重点进攻关隘。

“嘭嘭嘭——”

四十斤沉重的投石被抛出,这次基本都砸在了关隘上。

投石被砸得粉碎,石墙上的石块也有不少碎裂,抖落碎渣。

“继续!”

张昶眼看效果不错,便继续开始下令轮流强攻关隘。

与此同时,被投石声吵醒的拓跋怀光,也见到了被运来的陇右军投石。

“他们的距离比我们更远,最少多三十步,石块重量也基本多十余斤。”

节儿向木屋内的拓跋怀光汇报,此地远离关隘二百步,不用担心被投石砸中。

拓跋怀光看着那颗比己方大许多的投石,当即说道:“威力确实不错,但仅凭这个,就想要攻破关隘,那还差得远!”

“让他们打,湟水沿岸的河石已经被我们收集了一遍,他们只能去更远的地方收集。”

“等方圆十余里的河石被他们打光,也就到了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石块取之不尽,但适合投石的石块却并非取之不尽。

圆润的河石是最好的,对投石机的革带磨损最小,其次就是打磨过后的露天石块,最后才是从山体中开采的石块。

以古法开采石块,不仅效率低,对革带的磨损也很大。

投石机的革带基本都是牛皮,损坏一条少一条。

哪怕是牧群众多的北方,也没能做到毫无负担的损坏革带。

“嘭嘭嘭——”

沉闷的投石声不断作响,四十台投石机交错进攻。

相比较笨重的人力投石机,配重的绞盘式投石机,无疑更为省力。

四十台绞盘配重的投石机在两千余民夫的操作下,每刻钟能打出两轮的操作,速度比在平原上时慢了些,但也足够频繁。

正因如此,投石消耗的速度远比张昶他们想的要快。

“阿兄,沿河十里的河石都被采空了!”

时值正午,曹茂从后方策马而来,将后方民夫掘取河石的情况告诉了张昶。

二人关系可追溯至酒泉时,曹茂对当初第三伙的马成、张昶、李骥等人,都是以阿兄称呼的。

张昶闻言皱眉,但还是说道:“继续进攻,今夜你和李骥沿河向东搜寻,我们时间充足,不必担心。”

“是!”曹茂作揖,调转马头离去。

瞧着他离去的背影,张昶对身旁陈瑛轻笑:“昔年这厮还只是负责节帅饮食的小厮,却不想一晃都六年了,而他也成了如今的行军录事参军。”

陈瑛年纪并不比曹茂大多少,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罢了,距离他上次打仗,已经过去了快四年,因此他现在也算重新学习打仗。

面对张昶的话,陈瑛也谦虚道:“我等多有不足,还得与您多学习才是。”

“哈哈哈……”他这话倒是让张昶很受用,不过张昶倒也没有盲目听信而是说道:

“我等本领,皆是跟着节帅学来的。”

“倘若没有节帅,我与李骥等人,如今恐怕最高不过队正,你家陈使君也顶多当个别将罢了。”

“是”陈瑛倒是没有因为陈靖崇是自己曾经的上官而维护陈靖崇,因为陈靖崇也时常说些感激刘继隆的话。

若是没有刘继隆,陈靖崇他们大概率还是张淮深身边的校尉,连别将都混不上。

说难听些,他们家仆的身份,注定了他们上限不高。

除非遇到刘继隆这种人,不然他们这辈子的上限也就是别将了。

只是他最终还是遇对了人,不过三十七岁便以家仆出身,成了一州刺史。

想到陈靖崇那张络腮胡子的老脸,张昶不由摸了摸自己嘴边的短髭。

他如今不过二十五岁,换做旁人这般年纪,恐怕连校尉都还没混上,而他已经是刺史了。

这一切,都源于跟对了人。

感叹着自己的选择,他目光也眺望向了远处的关隘。

整整四个时辰的狂轰滥炸,这关隘竟然没有一处大面积垮塌的现象,显然是拓跋怀光用心之后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速度,想要攻破这处关隘,起码需要费大半个月才行。

“投石机不停,前军甲兵民夫换值吃午饭。”

张昶交代一声,调转马头便去中军寻刘继隆去了。

一盏茶后,他走入中军牙帐中,见到了正在撰写书籍的刘继隆。

“节帅,按照这种打法,起码大半个月才能攻下关隘,我们要不要试试火药?”

张昶话音落下,刘继隆头也不抬的拒绝道:“不急,距离秋收还早,慢慢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