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51章 分大为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分大为小(1 / 4)

第151章 分大为小

“河西之事如王卿所言,朕想知道,诸卿以为如何?”

午后,紫宸殿内……

随着令狐綯、裴休、崔铉等三省六部的高官入殿,李忱也让王宗实将河西大捷的消息告诉了群臣,并将张议潮试图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面对诸多消息,令狐綯等人眉头紧皱,都在暗自思考事情是否可行。

裴休还在改革漕运、盐铁及茶法,自然清楚国库的情况,因此他在思虑片刻后便先一步作揖道:

“陛下,如今党项的问题还未解决,果州刺史王贽弘又擅自袭杀鸡山饥民,引起三川不安。”

“加之河东节度使李业纵使吏民侵掠杂胡,妄杀降者,引起北边骚动。”

“此三件事情压在朝廷身上尚未解决,国库尚不充实,而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对朝廷向来恭敬,此次收复河陇三州又是大功,实不该为难过甚。”

裴休看得明白,张议潮既然都派张议潭入朝为质了,那必然是不想和朝廷起冲突。

如今他立下大功,还愿意以请表的方式请节,已经算是藩镇之中对朝廷恭顺者了。

倘若有功不赏,且不提朝廷无法从大义来驳倒张议潮,单说张议潮若是作乱,朝廷也无法在招抚党项的同时,抽调兵力去抵抗归义军作乱。

河西节度使旌节确实不能轻易赐予,可归义军的功劳摆在眼前,不赏赐也说不过去。

“陛下,不如加授张议潮检校司空,赐紫衣、金鱼袋,食实封五百户如何?”

王宗实忍不住开口,可他口中的赏赐,着实寒酸。

司空虽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可参议国之大事,但实为加官或赠官的虚职。

至于赐紫衣和金鱼袋就更没含量了,张议潮的功劳足以穿紫衣配金鱼袋,食邑五百也算不得什么。

这种封赏传回河西去,那群“骄兵悍将”还不直接作乱?

“此等封赏若是传出去,恐怕有损至尊圣明……”

裴休瞥了一眼王宗实,这让王宗实心生不满:“那依裴相之见,应该如何?”

“陛下……”裴休继续说道:“臣以为,可授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但将河西节度使节制范围限制在瓜沙伊肃西五州。”

“归义军中,张淮深及刘继隆是为张议潮左膀右臂,可按照张议潮的请表,擢授张淮深为河西防御使。”

“擢授刘继隆为陇西军节度使,河临渭三州刺史。”

裴休说到这里,群臣皆是皱眉,因为这基本符合张议潮的请表。

“裴相……”崔铉忍不住打断道:

“张淮深乃张议潮子侄,任命他为河西防御使,与将河西交给张议潮有什么区别?”

“崔相莫急。”裴休先出声安抚,随后才道:

“可擢封索勋为会宁军节度使,凉州刺史。”

“擢封李仪中为兰州刺史,凉州观察使。”

“擢封酒居延为会州刺史,李渭为甘州刺史……”

裴休三言两语间,就把甘州以东的局势彻底搅乱。

张淮深、索勋、刘继隆、酒居延、李仪中、李渭等人虽然各自担任原本“请表”上的官职,但州中刺史或观察使却由旁人担任。

尽管看上去作用不大,但若是朝廷派索勋去凉州做事,派酒居延去会州治理,那军政就会紊乱,继而引起这些人的矛盾。

“分大为小,便于控制……裴相手段,着实高超。”

崔铉颔首认可,而王宗实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裴相此番手段甚好,不过细节还是得做些改变……”

忽的,久久不开口的令狐綯迟缓道:“索勋担任会宁军节度使及兰州观察使如何。”

“朝廷可另派官员担任凉州刺史,并从山东之中抽调兵马,另在凉州设立赤水军,由此人担任节度使。”

令狐綯玩了一手釜底抽薪,而崔铉闻言也颔首赞同:

“可派金吾大将军张直方携郓州天平军三千人前往凉州,置赤水军于姑臧,擢授张直方为凉州刺史,赤水军节度使。”

“不仅如此。”令狐綯继续道:

“朝廷可以扶持嗢末、回鹘等胡虏掣肘河西。”

此言一出,三省六部的官员纷纷颔首表示认可,而河西也就此被他们拆分得七零八落。

对此,李忱心里自然是极为满意的,毕竟他只要河西的局势保持稳定,限制张议潮继续扩张势力就行。

不过即便他再怎么满意,面上却也要装一装。

于是在群臣将目光投向他后,他立马皱眉表现出抗拒:

“如此做派,置河西义旅诸将于何地?”

“陛下,朝廷也是迫于无奈。”王宗实跳出来作揖道:

“张议潮虽然忠心耿耿,可保不定其它人包藏祸心。”

“如今河西拥兵数万,户口百万之众,若是有人蓄意作乱,那灵、原、秦三州必然要加驻兵马。”

“今国库空虚,供军度支如山岳重压,若是继续加驻兵马,朝廷恐怕连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了……”

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军费确实日渐加重,而裁军又容易造成动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