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50章 离心离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离心离德(3 / 4)

而高骈也想从张议潭口中了解河陇的情况,好为日后做准备,因此这场交易就此达成。

马元贽、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王宗实等人都是权阉,地位极高。

高骈虽然不倚靠谁,但主要还是偏向神策军的王宗实,因此汇报的消息也是汇报给他。

王宗实得了消息便立马前往了紫宸殿,将归义军收复三州失地,并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的事情告诉了李忱。

在他抵达紫宸殿时,李忱正在服用太医李元伯呈上的丹药,整个人面色赤红,顿感精神。

“此丹甚好……甚好……”

李忱舒缓一口气,眼神满意的看着李元伯。

“能让陛下舒心,此乃臣之幸也!”

七十多岁的太医李元伯毕恭毕敬的作揖,李忱也感受了下丹药的效果,虽然满意,却还是询问道:“服用此长年药,当真能延年益寿?”

闻言,李元伯连忙解释道:“臣幼时体弱多病,如今能活至古稀,皆仰仗长年药。”

“以陛下龙体之康健,若有长年药相助,延寿数十载亦无问题!”

李元伯在吹嘘自己的长年药,而李忱却对此深信不疑。

这种信任,不仅仅是丹药带来的效果,也有李元伯接近喜寿77岁年纪的缘故。

虽说如今天下太平,可能活到古稀之年的人还是极少的,更别提李元伯这种七十五岁还能走能跳,身材健壮者了。

在李忱感受长年药效果的时候,紫宸殿外也走进了一名宦官,小心翼翼禀告道:“陛下,中护军王宗实有事启奏。”

“传他进来。”

虽然被打断了与李元伯的讨论,可李忱还是装作大度的令王宗实入殿。

李元伯见状,当即也起身作揖道:“既然陛下已经服下长年药,那臣就告退了。”

“嗯,李太医慢行。”李忱颔首示意,随后将目光看向殿门。

李元伯向外走去,王宗实也往殿内走来。

虽然官至四贵之下,可王宗实年纪却不过四旬上下,在权宦之中属于年轻者了。

他迎李忱的目光走入殿内,在距离李忱五步时停下作揖:“臣参见陛下,陛下上千万岁寿!”

王宗实自称臣子,而非奴婢,可见其地位。

“平身……”

虽说李忱不喜宦官,可面上依旧要装作大度:“闻卿有急事要奏,不知是何等急事?”

“回陛下,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麾下部将张淮深、刘继隆二人出兵收复凉州、会州、兰州等三州之地。”

“适才张议潮所派使者刚刚抵达左散骑常侍张议潭府中,准备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以及为归义军几名将领请表官职。”

“军中都虞侯高骈得知消息,急告臣下,臣这才匆忙来禀……”

王宗实将三州收复的消息告知李忱,李忱闻言瞳孔一缩,心里先是惊讶,随后是惊喜,可平静下来后却是担忧。

他养气功夫极好,面上不显山露水,只是淡然道:“嗯,凭此功绩,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倒也不出奇。”

见他这般,王宗实连忙道:“陛下,张议潮虽有功绩,可其祖上也曾降番。”

“臣听闻他如今年纪五十有三,而河西自会昌年间便已动乱,他若有心东归,为何等到四年前才起兵?”

“更何况,臣更是听闻他早年曾与番人相交密切,甚至差点前往逻些拜见吐蕃赞普。”

“在臣看来,此人善于审时度势,眼见吐蕃虚弱不可救,这才东投我大唐。”

“若是赐予此人河西节度使旌节,那朝廷西北便会出现一强藩,于京畿不利……”

王宗实几乎把张议潮的想想往最坏去想,而这也是朝野上下许多人眼里的张议潮。

有人认为他心念故国,起义东征,重回故土。

也有人认为他善于审时度势,只为权势才刻意东归。

李忱不会把张议潮往最坏去想,也不会真的把他当成什么大忠臣。

在他看来,藩镇于朝廷不利,西北出现强藩更是对朝廷不利,不过这种话他不可能说出来,所以就需要王宗实这样的人把话说绝。

眼见王宗实这么描述张议潮,李忱脸上浮现愠怒:“好了!张议潮乃义士,卿怎可如此非议他?!”

“陛下,非臣要这么想,只是河西势大,若是不加以节制,恐怕日后又是个吴元济、刘稹之流。”

王宗实把昔年作乱的吴元济、刘稹给搬了出来。

吴元济太远,可刘稹率领昭义军作乱的事情,距离如今不过八年,事情历历在目。

昭义军距离长安遥远,可河西一旦势大进入陇西,那几乎就是堵在京城门口了,李忱如何能够安心入睡?

想到这里,李忱也感觉戏演的差不多了,当即对王宗实道:

“此事需要慎重,不可让有功将士遭受委屈,理应传三省等卿入朝商议。”

“臣这就派人去传召他们!”王宗实见状连忙派人去传召三省六部的官员入朝议事。

眼见他转身离去,李忱又眯着眼睛琢磨了一番河西的事情。

他不想授予张议潮河西节度使旌节,不过归义军此次功劳太大,如果不作封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