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玄幻魔法>天台教观纲宗> 第2集《天台教观纲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集《天台教观纲宗》(1 / 7)

甲一、 法脉传承

讲义第三页。

这一科讲到天台宗的法脉师承。对整个天台教观的建立影响最为深远的,主要有三位祖师:

第一位是北齐的慧文禅师。他建立了一心三观,奠立了整个天台教观根本的核心思想,就是我们应该怎样用中道的角度,不偏空也不偏有地看待人生。人生充满了喜怒哀乐,但是怎么看待它最圆满,就是我们用什么角度来面对人生,对来生是最有利益、最能够创造佛陀功德的,简单讲就是一心三观。所以这种思想建立了整个天台修证的核心观法。慧文禅师一心三观的水平,后世天台家给他的判教,认为他所成就的是圆教的分证位,就是破无明证法身,他是法身菩萨。

第二位就是南岳的慧思禅师。他把一心三观跟《法华经》的思想结合起来,成就了法华三昧。他的观法的判教,是圆教的相似位,就是六根清净位,了分段生死。

这两位祖师在天台教观的贡献,偏重在观的部分,观多教少。这个有缺点,因为观法强,没办法流通后世。在同一个时代,可以口授这个道法是怎么修来的,但是几百年后,后世根本没办法修这个道法。也就是说没办法设立一个阶梯,让人家 step by step(一步一步)上去,没办法有次第地走上去。

天台宗的整个教观,是先有观法再有教法。前两位祖师在观法的发挥,从一心三观到法华三昧已经圆满了。接着整个教法弘传的责任,就落到了三祖智者大师的肩上。智者大师也不负众望,把前面两位祖师的观法再结合他的判教,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天台教观的体系,让后世的人即便没有生长在佛时代,没有在善知识的时代,只要透过文字的学习也能够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

所以教法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渊源流长。心中有道法,只有自受用,但是有没有办法把道法转成文字的形态,让后世的人跟文字接触时,也可以成就道法。就是说,把文字变成工具,把心中的道流通到两千年后众生心中的道,教法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桥梁。如果不搭这个桥梁,人在法在,人去法亡。所以从弘法的角度,教法很重要。当然从自受用的角度,观法很重要。

我们看天台的三位祖师,慧文禅师、慧思禅师从自受用的角度,他们的功德都超过智者大师,但是智者大师受到了中国佛教界极度地赞叹。中国各宗各派的几十位祖师,只有他被封为东土小释迦,等于是中国的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为什么?因为他能够成功地把心中的道法透过文字的记载,流通生生世世、代代相传。只要有缘人接触天台教观,就有因缘、有机会去传承一心三观的思想。智者大师能够让教法渊源流长,对佛教的贡献太大了!

我们看智者大师当初是怎么从自受用而引生到他受用。先看他的自修过程。

智者大师亲近慧旷律师,学了四年的基础戒律跟大乘的思想以后,接触到一位很重要的善知识慧思禅师。慧思禅师告诉他简单地修法华三昧的根本思想后,他就精进行道,经过了二七(十四天)以后,诵到《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讲到药王菩萨燃身供佛,诸佛同赞,是真实地精进,是名以真实的功德来供养如来。这问题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燃身供佛背后的意义,是一种重法轻生的概念。尊重佛法而轻视今生的因缘,使令一个人的内心,从追求五蕴的快乐,直接跳脱出来,安住于清净的道法。智者大师读到这段时,当下把身心世界放下而寂然入定,持因静发。

诸位!大乘的止观跟外道的止观最大的差别,外道修禅定时是一片的空亡。所以天台宗把外道的禅定判作“为三昧酒所醉”,就是说这个人昏昏醉醉地入禅定了,但是什么智慧都没有,是有定无慧。大乘的止观是持因静发,一定产生陀罗尼。这个持就是总持,在寂静的心中能够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而又不破坏禅定,高明在这里。寂静的心中能够深入地思惟法义,而思惟法义又不破坏禅定,所以是陀罗尼跟禅定同时发动。

慧思禅师是过来人。他告诉智者大师:你现在所成就的陀罗尼,要不是你的善根,不可能成就。要不是我自己走过来,也不可能了解。你所入定的是法华三昧的前方便。智者大师修的定并不深,没有得到法华三昧的根本禅,只能叫做前方便。从义理上判断,应该是未到地定,还没有到根本禅,但是他所产生的智慧是旋陀罗尼。

这个旋陀罗尼是什么意思呢?叫旋有入空,对空性的智慧已得到胜解了。这时慧思禅师帮他印证说:从今以后,这些从文字上理解的法师,纵令有千群万众要跟你辩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你的心是直接跟道法相应。而这些法师还在文字相打转,你已经超越文字,就像舌头已经直接品尝到法味了,所以在未来的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后来智者大师九旬谈“妙”,解释《妙法莲华经》的经题,花了九十天解释一个“妙”字。他把“妙”分成三大类:佛法妙、众生法妙、心法妙,讲完以后结论是: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所以心法最扼要。他认为众生的颠倒跟佛陀的功德,关键在一念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