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了,但是此次从皇极殿中走出的大臣们,大多皆是眼神呆滞,像是失去了魂魄一般,心中仍有震撼。
他们没有想到崇祯不动则已,一动就解决掉了七位大臣!
而且,手段异常狠辣,抄家、没收资产、全家流放……
虽然这七位大臣当中并没有如同周延儒这般的级别,也没说过会彻查所有人,但是这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预示,因为谁都不知道崇祯还要接着杀多少人,又要抄多少人的家,这种未知的恐惧是最折磨人的。
散朝之后,官员们无心回府休息,他们甚至不需要说话交谈,就自发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有一部分人去了周延儒府上,也有不少人去了温体仁府,还有一小部分去了钱谦益那边,他们各自神色匆匆,虽然道路不同,但是心中的诉求却一致。
只有很少一部分,看着那些神色匆匆、面露惊慌者,露出不屑,心中大为畅快。
他们是这朝廷中罕有的清廉之官,之前一直是官场中的异类,屡次被别人排挤。
此前,他们也一直很无奈,皇帝昏庸,他们却是朝中的极少数有抱负有理想的清廉之士,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不知该往何处使。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但是如今不同了,崇祯近期一切的改变他们都看在眼里,不同于被卷入漩涡的周延儒温体仁两大派别,他们基本上是局外人,视野就显得很清晰,他们觉得如今朝廷的趋势在越变越好。
他们自然是支持崇祯继续下去,改变官场的,虽然也深知这很难,只是,光是看见崇祯有改变官场、重振大明的意念,他们就已经很开心。
至少,看见那些被崇祯敲打的官员如今惊慌失措,他们是高兴的。
而不久后,周延儒府上。
周党一脉的官员都聚集在此地,神色仍然残留着一丝惊慌,看着周围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心中的慌乱才稍微减弱几分,但仍然不安。
不久后,周延儒也回来了,他沉着一张脸,缓缓扫了一眼周围官员,心中一叹。
他承认,之前太小瞧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崇祯皇帝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他这边的人就走了将近三成,已经恢复不了曾经的辉煌。
那些离开的人,多半是去了温体仁那边,这也实属无奈之举,崇祯明显在培养温体仁,目的当然是用来对抗他,如今看来,效果也很明显。
“周大人,今日在朝廷上发生的一切,想必您也看在眼里,说实话,这一幕真是有些……令我等胆寒,崇祯想要秋后算账,这一点我等从未想过,但是这发生地实在是太快了,就在短短一天之内,没有任何征兆,就已经倒下了七位大臣。”
“而且,昨日崇祯皇帝可是还刚刚敲诈了我等足足几十万两白银,我等本以为这件事已经过去,却没想到他会故事重提,出尔反尔,这让我们怎能心安?”
有人站出来,一脸担忧。
这些话都是实打实的,跟在座的诸位都有不小干系,能站在这里的,基本全是贪官,一抓一个准那种,其中最少的都是贪污了几千两白银。
他们自然是害怕崇祯去搜查他们,他们此前做过的事情太多,多到连他们自己都不记得了,在这种情况之下,锦衣卫若是有心来查,他们肯定抵挡不住。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着急忙慌地来到周府,共同商量对策。
只是,很可惜,周延儒在沉默,心中思索着,皱着眉并没有怎么说话。
在众目睽睽之下,良久,周延儒才叹息一声,揉捏着太阳穴道:
“诸位同僚,实不相瞒,我虽有心去处理此事,但是奈何力量已经不足。”
“今日站在这里的人……已经少了太多。”
这句话一出来,在座的诸位大臣也都面面相觑,心中一片寂静。
的确,如今的周党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可以一手遮天的周党了。
现在的他们,光是应对温体仁那边的攻势就比较乏力,崇祯看似很是公平,他们两方互相呈上的奏折都审批了,若是抓到了漏洞,周党的会被惩罚,温体仁一脉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但是时间一长,他们才发觉,温体仁那边力量逐渐壮大,而他们这边已经被削弱了许多。
这一切,都是崇祯的小手段,表面公平,实则不然,周党这边说撤职就撤职了,这空缺转手就扔给了温体仁那边。
这趋势是隐形的,有人发现了这一点,从而背叛了周延儒,倒向温体仁,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到了现在,他们想要反抗崇祯,但是既然无法集满朝文武之力,又怎能撼动皇权?
“周大人,要不……我们去找一下温大人,与之共同商量对策,如何?”
有人小心翼翼地提了这个意见。
许多人眼中都闪过惊色,都看向周延儒。
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已经无限大了,闵洪学一案,温体仁可以说是直接的促成者,失去了闵洪学,周延儒的威信一落千丈,也是周党没落的开始。
周延儒自云端跌落,难以接受,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温体仁。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