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今夜乌云遮月寒风骤起。
秦府门前,汪林正在来回踱步,不时翘首往街口望去。
牌匾两旁的灯笼不停摇摆,犹如他此时的心情。
突然间,四名黑衣劲装汉子步履如飞,抬着一顶黑缎小轿来到门前停下。
汪林急忙快步上前参拜。
宋元清撩开轿帘,摆手阻住汪林行礼,低声催促。
“快带我去见小公爷。”
汪林躬身点头,先让暗卫们把小轿抬至后门,才低身引路向府内走去。
两人刚一进入,秦金,秦火无声无息的出现。沉声问道。
“口令”。
汪林立刻回答。
“三五六八七六五二”。
秦金两人挥手让路,再度悄无声息的隐身暗处。
宋元清看见后暗暗心惊,这两名守卫身法功力,跟自己几乎不相上下。
而且口令相当怪异,居然从未听说过。心中倍感惊讶,低声向汪林询问。
“你刚才的口令,是什么意思。”
汪林也小声回话。
“不知道”。
宋元清一听就愣了,试探着再次问道。
“不知道,三个字就是口令?”
汪林一听,就明白大统领误会了,连忙解释。
“不是的,我说的口令,是平时账房用来算账的筹数。
“但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真的不知道。上面传下来的时候就没说。”
宋元清越听越迷糊,什么时候,筹数也能拿来做口令用了。
这个小公爷,还真是处处与众不同。
他强自压下心中疑问,不再言语。快步跟随汪林来到书房。
秦伟正在书房内运笔如飞,看见汪林正领着一个陌生人进来,大概已猜到来者是何人。
他轻轻将笔搁下,站在原处负手微笑。
“大统领深夜驾临,真是不胜荣幸啊!”
宋元清仔细打量着,这位神交已久,素未谋面的小公爷。
见其剑眉浓密鼻梁高挺,尤其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
秦伟同样也在观察对方,面目清瘦,颚下三缕长须。
只是眼神之中隐有寒光闪现,可能还在为一线天之事,耿耿于怀吧!
两人各自收回目光,秦伟率先开口。
“冒然传讯给大统领,是因我推算皇城近日必有祸乱,想让统领提醒圣上多加小心。
“我也收到了圣上的请柬,觉得生辰那天,该是应劫之日。你们最好早做谋划。”
宋元清听完脑中念头急转,认真思量这番话的真实性,片刻后问道。
“小公爷只是推测?有没有真凭实据?”
秦伟坦言相告。
“没有证据,只是推算。不过未雨绸缪,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要好的多吧?大统领说呢?”
宋元清思来想去后,沉声说道。
“事关重大,我要禀明圣上,至于如何处置,要听圣上决断。
“天家之事,不是我一个小小统领,能够指手画脚的。”
秦伟听他这样说就明白了,对方已经想到了关键所在。于是不再多言,开始逐客。
“我已经尽到了心意,怎么决断,由你们自行商议吧!大统领还有别的事吗?”
宋元清看着秦伟,心中念头翻滚如浪。
这个原本可以随手拿捏的小子,如今已是让自己仰望的存在。
十几年的暗里交锋,首次见面就是这样的结果,前后反差之大,一时令人难以接受。
可如今格局已定,无奈形势比人强,不接受也要接受。
想通之后,宋元清面带愧色,低声下气的说道。
“以前种种事情,宋某不过是执行者,非我本意。
“小公爷现在已是仙门中人,不要与我这尘世俗人计较。”
秦伟盯着眼前这人暗暗点头,不愧是久混朝堂的人精。
前鞠后恭,拿得起放得下,锅也甩的漂亮。三言两语,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当下面色肃然,语气有些冰冷。
“现在我要杀你,只需念头一动。翻掌之间,就可以让你魂飞魄散。不过,我懒得计较。
“但你要记住,以后朝堂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通知我父亲,这是你唯一的价值。
“如若不然,天涯海角上天入地,你都难逃一死。明白吗?”
话音刚落,一道剑影就停在了宋元清的眉心上。
冰冷剑尖透出的剑气,刺的皮肤隐隐作痛。
宋元清浑身冷汗如雨,脑洞念头疯狂转动。
太强了,根本没有反应的余地,真的动手,怎么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