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魏国,后来魏王轻视与他,不得已受师兄苏秦相邀便去了赵国。
回想当时还是赵国先君肃侯在位。
肃侯以客卿之礼接见了他,给足当时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脸面。
但是当时赵国已经任命师兄苏秦为相邦,他又不愿意被盖压一头,遂辞别赵国,入了秦国。
他当时已经清晰的认识到,赵国即将崛起,将顶替魏国成为三晋的主导者。
所以赵语薨后,他便力劝嬴驷与其余四国一同出兵赵国,只为提前将这个可怕的对手扼杀在摇篮中。
既食秦禄,当为秦虑。
谁成想到,这场危机竟然让赵雍轻松的化解,狠狠地打了各国一耳光!
虽然张仪心里暗骂各国不争气,但他亦不得不佩服赵雍的计谋。一未能及冠的少年,能在短时间内分析出诸国的痛点,从而分化。这不是大才吗?更可怕的这个人还是一国的至尊!
或许当时他不该背赵归秦。
如今的张仪在秦国朝堂过得不是很痛快,处处受掣制。
秦国虽强,但秦君嬴驷却是雄猜之主。
他张仪之所以能任秦国相邦,还是因为嬴驷想让他牵制秦国的大良造公孙衍。
大良造公孙衍河西一战,斩魏国武卒八万,彻底收复了秦国丢掉百年的河西之地,功高盖主。然恰巧此时正逢张仪入秦献连横之策。
嬴驷继位之初就车裂了秦孝公留下的肱骨之臣,商君卫鞅。恐怕不是为了平息旧贵族的怨气那么简单。
这次他力辩诸臣,使魏相王,也不过是顺秦君嬴驷之意罢了。
……
张仪伸手虚抚了一番那奔流不息的大河之水。
心下不禁叹道:多故之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