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太极殿,孟青云见只有盛桢和太子,也很惊讶。
议事不应该有重臣参加么?
君臣礼毕,盛桢摆摆手,汪忠退出大殿。
殿内只有三人,孟青云恍然明白,这是独自问策,留着太子是为增长其见识,旨在培养。
盛祯赐坐、赐茶,君臣闲聊数句,盛桢便直入主题。
“孟卿,你在霖州戍边数月,对霖州的防御和建设有较大改动,朕想详细听听••••••”
这也是孟青云必须给盛祯详细讲的事。
幸亏孟青云是文官,若是武官做出这样大的改动,必然会引起一片恐慌。
一个声调就会在朝堂响起。
他想干啥?
就算把霖州防御修建的密不透风,敌人寸步难行,也有藩镇死灰复燃的嫌疑。
孟青云清楚,盛桢不是在怀疑自己,而是想详细了解霖州新的布防计划。
“陛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之根本,回看我朝百年史可知,外夷亡我之心不死,一直在鹰视狼顾••••••”
先从国际局势谈起。
“辉国就是匹恶狼,他们毫无信义可言,脸上的憨厚相都是假面具,随时会扯下面具,窜进宇境凶狠地撕咬,辉朝历代帝王均如此,臣认为朝廷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血淋淋的教训就是最直接、最宝贵的经验,是挫败敌人的最有效的法宝。”
“别看辉国这次大败,别看他们觍着脸来认错,其实他们在总结失败经验,暗中攒聚力量,在为发动新一轮侵略谋划。敌人在求变,我们若还以不变应万变,那••••••吃亏的还是我们••••••”
孟青云说得客气,把固步自封说成以不变应万变,不过盛桢父子却听出了其中含义。
有些东西不改变,只会成为大宇朝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宇辉两国的局势说清楚,自然而然地说到练兵。
既然战争避免不了,那练兵便势在必行。
精兵才能打胜仗。
“霖州一战,臣看到了大宇军的一些不利于战争的政策,比如军中等级制度森严••••••上级故意犯错,下属不可告状,故而造成军中官员贪墨成风,抢功成性••••••若是和平时期,这事或许引发不了大事,但若在战争时期••••••可会酿成大错。因此臣再次恳请陛下同意取缔霖州军中等级制度••••••”
这事孟青云早上过奏折,盛桢也有批复,一切以霖州实情为准,便宜行事。
可以说孟青云在霖州取消等级制度,盛桢是默许的,但若是让盛桢下令取消,还是有障碍。
皇帝的通病就是疑心重。
等级制度延续了百年,目的就是为了军队的稳定。
试想一个贪婪残忍的将军,若是他造反,部众谁愿跟随。
就算强逼,也是身在贼营,心向大宇,随时做好倒戈的准备。
若是突然取消••••••万事都有两面性,盛桢拿不定主意,便模棱两可道:“此事孟卿就依以前的去做,有朕的金牌,便宜行事即可!”
孟青云想想也是,霖州有战争,暂时取消军中等级制度尚可,若是正式下旨,或许会适得其反。
断了别人财路,他又会成为众矢之的。
有些事他终究会去做,但不急于一时。
“霖州兵战力参差不齐,精兵和羸兵编在一起出战,这就导致在战斗**现薄弱的地带,敌人就容易从这儿突破••••••在战斗中,这就是致命的漏洞••••••所以,臣将霖州军按战斗力分成两类,一类是精兵,另一类是羸兵。”
“精兵加紧训练,增加战斗力,专门负责战斗。羸兵的责任更大,他们中少部分编入杂役,大部分统一规划入建设兵团••••••这些人战斗力低下,但开荒屯垦却是一把好手,所以臣将他们编入建设兵团,专门在所辖垦区内开荒种田••••••”
这事孟青云也上过奏折,但此刻听起来却分外振奋人心。
是啊!
这些羸兵会拉低霖州军的综合战斗力,却不能将他们踢出军队。
因为大宇实行募兵制,要到六十岁才能退役。
提前削除军籍,会让百姓对参军有抵触,还会让朝廷失信于民。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身强力壮的时候为国冲锋陷阵,体弱骨瘦就一脚踢走••••••朝廷做不得这种负心人。
孟青云这样分类,反而使军队充满活力。
谁都能在自己擅长的位置为国效命。
尤其羸兵,他们屯垦戍边,为霖霏两州军队提供军粮,大大减轻了朝廷粮草筹备难度。
这一招太妙。
“一开始羸兵有抵触情绪,他们觉得臣这是一分为二看人,把他们降为农夫••••••臣告诉他们,建设兵团的队伍,仍然是大宇的军队,他们只是做着另外一种伟大的工作。”
“屯垦戍边是大事,重中之重,臣许诺,屯粮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他们也和战斗队伍一样,有丰厚的战功。他们在战场上很难斩获战功,但在屯田上能获得,羸兵便欢呼雀跃••••••”
“臣还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