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会导致主次不分。
曹初思索,也开口道:“现在父亲与刘表结盟,若我们毁约在先,必然会对名誉有所影响,不如先去解决昌豨。”
是的,东海太守昌豨又叛乱了。
昌豨是草寇出身,虽然仗着天高皇帝远一直不服管教,可他到底只是个东海太守,而不是东海龙王。他也怕大军压境。
人群之中,只有于禁的神情不对劲。
曹操挑眉,喊他的字:“文则有何异议?”
“末将……与昌豨有旧。”于禁拱手,坚定道,“愿去讨伐此逆贼!”
曹操点头。
曹司空一向是个很有魄力的人,面对眼前的大好形势,眼睛都没眨,说退兵就退兵。
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听闻曹军的行进路线来了个大转弯,正在吃瓜围观曹袁相斗的刘表一惊,手里的瓜都掉了。
他转头问蒯越,狐疑道:“曹司空可是要来打荆州?”
蒯越看了一眼蔡瑁,摇头道:“主公莫忧,我们方才与他们结盟,曹司空不会轻易来攻伐荆州。”
另一边。
袁尚莫名其妙地看着曹军如潮水般退去,松了口气,但他始终觉得还是有哪里不太对。
曹军的主力的确退去了,但是另一边的曹昂和张辽又去哪了呢?
找了一圈没发现人,袁尚就暂时把这件事情搁在了一边。
袁营不缺明白人。曹操退兵背后的意图都那么明显了,算得上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但是袁营的明白人都没有开口说话。
因为袁尚和袁谭不会听。
曹军一撤,没了外力的威胁,刚团结没多久的袁家兄弟果然吵了起来。
首先他们吵的就是黎阳没守住的问题。
袁谭气得要命,怪袁尚太不靠谱,援军来的太慢。
袁尚特别委屈。
袁谭自己没能力守住黎阳,怎么还怪起他来了?
是夜,袁谭回到主军大营,气道:“若不是他要亲自过来,援军怎么可能会走得那么慢!”
郭图开口了:“将军可知他为何要亲自带兵前来?”
袁谭疑惑:“为什么?”
郭图附耳道:“他正是担心您得了兵马之后不肯归还。”
袁谭得了增援的兵马之后会还给袁尚吗?当然不会!
所以袁尚才要亲自过来盯着。
自己的小心思被点破,袁谭气得把佩剑往地下一掷,大义凛然道:“大敌当前,袁尚那厮竟还有心思算计这些!”
见袁谭越想越气,郭图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现在他们军队的辎重并不完备,不如就问袁尚要辎重,试探一下袁尚与他联合抗曹的心思有几分。
如果袁尚给了,那袁谭就可以放心跟他当队友,如果不给,那就……见仁见智了。
袁谭一想挺对,于是派人过去,问袁尚要辎重。
袁尚本来想给,奈何他身边的谋士对一直支持袁谭的郭图可谓是恨得咬牙切齿,就开口撺掇袁尚。
黎阳不是那么好打的,可袁谭失黎阳却失得如此之快,这其中定有猫腻。
袁尚一想没错,立马回绝了袁谭的请求。
袁谭大怒。
郭图和辛评又撺掇:“将军与先公的关系不睦,皆是审配所构陷。”
审配是袁尚身边的人。
袁谭生平最大的痛处就是父亲袁绍不喜欢自己,一听这话果然炸了,立即出兵攻打袁尚。
而曹操这边已经退到了许都,又亲自出兵平定东海太守昌豨的叛乱。
袁谭和袁尚不停地在打。
曹操路过东海作完了一首诗,北边的袁谭和袁尚继续打。
等到昌豨的坟头都长草了,袁家兄弟俩还在打。
袁尚继承了袁绍的大部分势力,袁谭自然打不过他,被揍得节节败退,只能退回自己的大本营青州。
就在袁谭经过数次大败而绝望的时候,郭图又给他出了个主意。
他建议袁谭联络曹操抗击袁尚。
这个主意可谓是馊得不能再馊了。
袁谭不是傻子,他没有同意,而是转头问郭图:“为什么?”
郭图一本正经地分析:“与曹操结盟不过是个幌子,曹军的目的一直是袁尚的邺县。
二者相争时,将军可以趁此出兵夺取邺县。
若袁尚败了,您也能收留他,从而接手他的势力。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袁谭又问:“我这样固然可以得到邺县,那剩下的曹军怎么办?”
郭图不慌不忙:“邺县距离许都极远,曹军远征消耗必然很大,定会像先前那样打上一阵就退兵,待曹军退去,将军便可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