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相公不是一般人,掌握大宋朝局二十多年。
在先帝宋宁宗赵扩时期,韩侂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
当时还只是礼部侍郎的史相公,便与杨皇后等人密谋,槌杀宰相韩侂胄,函其首送金请和。
在这件事后,他很快就升任右丞相,此后掌权宋宁宗一朝十七年。
因为掌权其间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引得宁宗太子赵竑不满,常对左右言,等他继位就要流放史弥远八千里。
史相公早在赵竑身边安插了细作,在得知赵竑的心思后,史相公大为惊骇,便动了废立之意。
他从越州求得宗室子弟赵与莒,赐名贵诚,立为沂王,亟力扶植。
嘉定十七年八月,宋宁宗驾崩,史相公矫诏拥立贵诚,改名昀,便是现在的宋理宗。
赵昀乃是史相所立,史相公在理宗朝的权力,自然进一步巩固,于朝中更加说一不二。
这些年来,史相公把持朝政,将政事堂变成他的一言堂,把与他不对付的官员,一一赶出了朝廷。
因此车夫说得不错,在宋朝求人办事,还得找史相公。
不过,赵泰这件事情,却不能找他,只能去找副相郑清之。
参知政事郑清之,能够留在朝廷,并且出任副相,没有被史弥远赶出朝廷,便是因为他也参与了拥立赵昀为帝,同样有拥立大功。
当然除此之外,他在朝廷从不在明面上,同史相公作对,也是他能进中书省的原因。
因此史弥远将他视为自己人,朝野也认为他是史党,所以才能安稳的坐在中书省参知政事的位子上。
他与史弥远的关系,就如同明之严嵩和徐阶。
自从他进入中书省就不太管事,各种决定都是以史相马首是瞻,甚至干脆请假不来上班。
对此史弥远自然比较满意,他也乐得在中书省乾坤独断,不过随着史弥远年纪变大,身体已经让他无法承担中书省的事务,他便开始主动敦促郑清之来中书省处理政务。
此时在中书省公房内,一名官员将几份奏疏放在郑清之案前,“参政,这是今天的奏疏。”
郑清之抬起头来,“史相批示没有?”
“回禀参政,史相公简单看了下,说没什么问题,让您来处理。”官员回道。
郑清之道:“那就按着史相的意思办吧!”
说着他喝了口茶,看向公房内的沙漏,“呦,到点了,本官下班了。”
语毕,摸鱼一天的他便稍微收拾,出了中书省,乘坐官轿往家里赶,仿佛一刻都不愿意多待。
此时,赵泰已经来到郑清之府前,铜锭的大门前一对石狮子耀武扬威,两名士卒站在门口,路过的老百姓全都绕着走。
赵泰付了车钱,便领着承虎上前,还没接近就被士卒呵斥,“副相府邸,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赵泰让承虎站在原地,他则微笑上前,“这位兄弟,我是参政的远亲,这次来到行在,特来拜见。”
士卒却鼻孔朝天,冷笑一声,“什么人都敢说是相公亲戚,你走远些,相公没工夫搭理你!”
赵泰见此只能使出钞能力,“这为兄弟,我真是参政的亲戚,还望通融,帮忙禀报。”
士卒看见赵泰递过来的交子,整个人愣住了,他左右看了看,有些紧张的收入袖中,态度立刻转变,“相公去中书省办公,这会不在府邸,你留下姓名,等相公回来,我给你说说。不过相公见不见你,那就不好说了。”
赵泰心头大喜,便取出一封信件,“那就麻烦兄弟帮忙转送了。”
士卒微微颔首,“你先回去,明早过来,不要杵在府邸前,让我被相公责骂。”
赵泰本想站着等候,听了话语,只能离开。
这时他刚回到驴车旁,便见一顶官轿过来,正是从中书省回来的郑清之。
他在轿中看见有车停在府外,脸上立刻露出不快之色。
在史弥远这样的权臣手下当副手,郑清之其实是如履薄冰。
史弥远能够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始终屹立不倒,除了得到皇帝的器重外,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他很有手段。
在他担任丞相其间,朝中但凡有人得到皇帝宠幸,他便会寻找机会将人搞倒,然后赶出中央,以确保皇帝对他独宠。
此外对他手下的官员,史弥远也很警惕,发现有背着他拉帮结派,想要在派系内部搞小山头取代自己的人,他也会毫不留情的出手,送中贬官流放的套餐。
因此郑清之很警惕,进了中书省后,便不与其他官员结交,有谁来拜访自己,都被他让人打发走了。
在临安城内,像他这样的高官,府前都是门庭若市,送礼的人排成长队,而他的府门前却是冷冷清清,就连城内的车夫都知道,求人办事要找史相,找郑参政没用。
这时他看见门前的驴车,便对跟随的一名老仆道:“去!把人赶走。”
吩咐完,郑清之便坐在轿子内闭幕养神,史弥远年事已高,退下来就这两年,他马上就快熬出头,绝对不允许出什么差错。
这时赵泰看见轿子没有在府前停下,而是直接往府邸内抬,意识到是郑清之回来,于是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