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初一,杨氏记挂着董贵山要买酱的事儿,大年初二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洗红椒,选花椒,将一应材料都准备好了,在灶膛里起了火,又是蒸又是炸又是煮的,足足忙了两三天。讀蕶蕶尐說網家里的坛子不够用了,便将用来做果脯的大缸刷了,暂时用来存放做好的酱。
初五那天,董贵山那边果然派了人来,但是并不是来拿货的。
“掌柜的打算重新开业,所以最近酒楼关门整顿,劳烦姑娘尽快给想想法子,看看怎样装修才是好。”
来传话的小厮就是那日跟着董贵山过来的,名唤小马哥。
其实这样更好,不声不响地关了门,然后再以一个轰轰烈烈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正月初六,正逢过年之后的第一个大集。早先就计划着去赶集卖点心的,一家人从头年年底开始,只要有空就会做上一些。这东西好放,天气又冷,不必担心放坏了。所以这次带足了量,才赶着牛车去了镇上。
莲子看着黄牛慢慢悠悠地走着,心想或许该买匹马,一直用牛来拉车,也不是那么回事。
但是一匹马要好几两银子,一时还真是舍不得。
要说最经济实用的,还是驴子,然而,她们家往镇上送货,少则几十斤,多则几百斤,并且还要坐上人,驴子可就远远不行了。还是看看情况再说吧,如果真的需要的话,买马,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离上个集隔了整整十天,又是年后第一个集,市场上的人自然是不少。
去了集上之后,虽说天色还早,但是早已密密集集地摆满了摊位。
杨氏叹了口气,正要去市场外缘找找看看,忽听有人喊。
“景仁兄弟,这边儿来。”
刘景仁听见喊自己,回头一看,见是以往相邻的摊位的摊主,一个卖菜的。
这人姓胡,名唤胡勇成,家就住在城郊,往这边来十分方便,所以每次都来得挺早。
“上回说了这集还来,我就先给你占了个位置。”那姓胡的中年男子说道。
刘景仁每次收了摊,要去再转转的时候,都会把东西先让他暂时看一下,回来的时候或多或少地给几块点心,或是路上买几个包子带给他。这一来二往的,便也熟识了起来。
“那敢情好,真是麻烦胡大哥了。”刘景仁笑道。
杨氏也含笑道了谢,和孩子们一起将东西摆好。
胡勇成的菜卖的很好,主要是品种丰富。在这寒冬节气里,主要的蔬菜就是萝卜菘菜,胡勇成这里除了这两种菜,还有菠菜和少量的韭菜。
“伯伯,你家的韭菜是咋种出来的啊?”莲子向他问道。
这个时节,韭菜不能生长,难道胡勇成这韭菜是大棚的?难道这时候就有大棚了吗?
但是不该啊,就算是大棚里的,也不能只有这么一种菜,还这么少。
胡勇成呵呵笑了两声,说道:“是我家孩儿他娘,在灶间里种的。”
莲子点头,“哦”了一声,又听胡勇成道:“我家那小子爱吃韭菜,可是寒冬腊月的,上哪去找韭菜去?于是她娘就想了个法子,把家里不用的牛槽填上土,挪到灶间里挨着灶,夏天的时候种上韭菜,本没指望能活的,谁想到了冬天也没冻死,还长得好好儿的。”
胡勇成指指摊上摆着的几把韭菜,又道:“反正也吃不了,索性我就拿来卖了。”
正说着这话,就见有人走过来,显然是被这摊上绿油油的菜吸引了。
蹲在地上翻拣了两下,问道:“这韭菜咋卖?”
“四文钱一斤。”胡勇成笑着回道。
“给我称上两斤。”
胡勇成道了声“好嘞”,手脚麻利地称了两斤,用草绳绑了,递给那买菜的。
总共也就四五斤韭菜,这么一下子就卖出去两斤,可见是供不应求的。
菠菜是在麦子地里套种的,有麦苗遮风挡雨的,生长的也是十分好。
看来这胡勇成还挺懂得种菜之道的。
其实这种菜和种地,都是一码事儿,莲子想,或许她也可以种种试试。
集市上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都赶着采买了菜蔬和柴火之类的东西回去做早饭。
过来买点心的人也越来越多,还好这次带来得多,要不只怕不到中午又要卖光。
莲子心中还在想着种菜的事儿,正四处张望,看这集市上是否还有其他不应季菜蔬,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响起。
“把这两种给我各称上两斤吧。”
这声音如同天籁一般,清幽又不失温和,仿佛一阵春风吹来,让人心里暖融融的倍觉舒服。
莲子忙转头看去,正对上一双琥珀色亮晶晶的眼。
他还是穿一身月白色的锦缎衣衫,今日也没披斗篷,如大理石雕塑一般光滑的颈项露在寒风中。
他橘色的薄唇往上勾起一个完美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