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花回了沟子村后,没过几日就忙了起来。
这日一大早,王桃花和莫小兰就换上了一身粗布衣裳,戴上草帽子,拿上镰刀往地里走去。
刘冬儿和杜月娘则被留在屋里做午饭,这割稻子可是个体力活,得吃顿好的。
此时地里一片金黄,真如一片黄色的海洋。红色的蜻蜓在上头飞来飞去,就如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小舟。
我的家乡,稻田丰收
现在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王桃花来到自己的田地,捏了捏穗子,嗯,今年的稻子很是饱满。
王有盛一家四口老早就来了,已经割了一小片了。见王桃花来了,纷纷打起了招呼。
“县主你来了?这么大热的天要不你回去吧?咱们有两天时间就能割完的。”
“有盛大叔,我们俩就试试手。你放心,要是没力气了,我第一个跑走,嘿嘿。”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割稻子王桃花都干过的。特别是前世,那时自己才五六年级,可爷爷奶奶年岁大了,家里两三亩的稻子一多半都是自己慢慢割的。
可莫小兰从未割过稻子,这不就手忙脚乱了,跟杀鬼子似的,拿着镰刀一通乱砍。稻子没割几根下来,那镰刀晃来晃去,倒是把人吓个半死!
“小兰,你别急,这割稻子很是简单的,我来教你!”
于是认真地教起了莫小兰。
“小兰,咱们割的时候左手握住稻谷的杆部,大概是禾秆一半的位置,右手拿着镰刀。
呐,这镰刀放在禾杆的下面离地面约摸一掌高,刃口对准禾杆,用力一拉,不是砍哦,小心不要割到手。”
说着手把手带着小兰割了一把稻子。
莫小兰在尝试了几遍后,那手下是又快又稳,把个小妮子兴奋得就差跳起来了。
这边王桃花正割着,王豆香挨了过来。
“桃花,桃花,你猜我要跟你说啥事?”
王桃花打趣道:“咋?你要嫁人了?”
王豆香轻轻地捶了一下她的胳膊:“又胡说啥呢,我才不急着嫁人呢!再猜!”
“那是你攒够了买地的银钱?”
说到这个,王豆香更是郁闷了。
“没呢,现在才一两多呢,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你再猜?”
王桃花摇摇头:“我真猜不到了。”
王豆香神秘兮兮地抬头看向不远处埋头苦干的王强。
“是我哥下定了!”
“啥?这么快!跟谁家姑娘呀?”
王桃花惊讶得嚷出了声。
无外乎王桃花惊讶,上次花家村那事闹得沸沸扬扬,王强也是受了影响的,本以为会缓过一两年的。
王强许是听到了些,朝这边看来,那脸已经红成了苹果,然后赶紧朝远点的地方走去。
“桃花,说来这事能成还得谢你呢!”
王桃花有些诧异,笑道:“谢我干啥?我可不是月老,又牵不得红线。”
王豆香颇为感激地说到:“自从你让我娘去作坊里当了管事后,这十里八乡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加上你现在又是县主了,我家可不就沾了你许多光。”
王桃花侧着脑袋想了想,嗯,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那定的是哪家的姑娘呀?”
“我妗子牵的线,靠近洛川县的黄家村,姑娘叫黄玉玲,今年十六岁,家里也是种田的,还有两个弟弟。”
“那人你见过没,咋样啊?”
王豆香往边上看了看:“哎,这不是出了上次花家的事,我娘心里也有了疙瘩,怕又碰到那么个人。这不还没相见的时候,就亲自去那村子里打听了一番,还……还……”
王桃花听得正起劲:“还咋样呀?快说,快说。”
王豆香捂着嘴笑道:“瞅你急的。那天我娘打听了那姑娘家的住处,说路过上门讨了碗水喝,然后把钱袋故意掉在了院子里。
这不,那姑娘跑了老远的路还了回来,我娘这下可是中意了,第二天就带着我哥去相看。我哥也满意呢!”
王桃花咧嘴笑着:“难为婶子那么个实诚爽利的人想出这种招子,看来也是被之前的事给弄怕了。”
“可不是!我哥这亲事也是弯弯绕绕了两三年了,希望这次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会的,会的,不都说好事多磨嘛!那有说什么时候办亲事吗?”
“我娘已经找先生看好了日子,说是十月初九旬,那时咱们稻子也收完了,办好这事呀,刚好开始起地瓜,做粉子。”
王桃花点点头,这罗桂花安排事情还是很有分寸的。
两人又聊了些村里的八卦,快靠近河边的时候,突然前边“扑腾扑腾”地飞走了一只绿脖子的野鸭子。
倒把两人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