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白紫涵在街头斩首,万人空巷。随着血溅三尺,横亘在大梁十来年的白莲教彻彻底底覆灭了。
宣景帝命令人用石灰硝了白紫涵的首级,一个县传一个县地挂城门示众,一时间人心惶惶,剩下的教徒更是躲得无影无踪。
王桃花在白紫涵抓到的第二日就去了铺子,刘冬儿几个又是抱着又哭又笑了一通。为了不让村里人风言风语,几人商量好了,就说王桃花这半个月是去九江府照顾王少安。
然后几人欢欢喜喜地回了沟子村。
远远地就看到张大娘,潘秀云,罗桂花,王豆香等人已经等在门口。
张大娘走过来抓住王桃花的手:“桃花你可回来了,瞅瞅都瘦了一圈!”
王豆香也搂着她的胳膊:“桃花,我好怕你待在九江府不回来呀!”
“哪能不回来哟?我可舍不得你们。”
这时,小灰从院子里跑了出来,趴在王桃花的小腿上“嗷呜呜”地叫着,尾巴晃荡个不停。这些日子它都养在豆香家,白日就回院子里看家。
王桃花一把将它抱起:“哎哟,小灰灰你又长胖咯!走,咱们进屋。”
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那几畦菜,还有圈里头的鸡都照顾的好好的,王桃花知道都是张大娘几个帮的忙,很是感激。
就这般王桃花又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上午去县里头卖水晶冻,奶茶,下晌在几人在院子里聊聊家常,逗逗狗,去河里玩玩水或者去山里采采药,倒也快活自在。
很快就到了八月底,王桃花想着那木莲子应该熟了,于是让罗桂花去村里招呼着收木馒头,一文钱一斤。
这下村里人的激情再次点燃了。这东西可是比那婆儿果压秤多了,一时间山里头到处都是身影。
王桃花叫来部分原先做红薯粉的人,把那里头的籽挖出来晒了,那壳也拿去晒了。
这般半个月下来,也收了三百多斤干籽,可是把刘仁给羡慕死了,死皮赖脸地买去了二百斤干籽。
这日一大早,王桃花还在睡梦中,就听到窗外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她用枕头捂着耳朵翻了个身。
“昨晚被那两个丫头缠着讲《白蛇传》讲到三更半夜的,本来还想好好睡个懒觉的,竟然被你们这几只扁毛畜生给吵醒了……”
王桃花打了个哈欠,从床上坐了起来,呆呆地看着窗外。
没一会儿,就见杜月娘打着水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小姐,你瞧今日这喜鹊叫得多欢腾!”
“它是叫得高兴了!我可是被吵得睡不着。”
“小姐可不能乱说。这鹊尾子叫,好事到。看来咱们家要有喜事咯!”
这话刚说完,就有人来敲院门,还敲得颇急。
莫小兰和刘冬儿正在灶房里做吃食,听了声音忙探出头来。
“谁啊,这一大早的就把门敲得彭彭响。”
莫小兰甩干净手,就去开门。
一开门,就见赵大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扶着门。
“哎呀,赵捕头是你呀!”
“快……快去……叫……叫桃花出来。”
莫小兰见赵大明这般急切,以为有什么要事,也不敢耽误,忙喊道:“小姐,小姐,赵捕头有事找。”
王桃花听了这话,胡乱抹了个脸就跑了出来。
“赵大哥,你这一大早来可是有要事,难不成那白莲教还有余孽?”
此时赵大明已经喘匀了气,笑道:“桃花,你咋不盼点好呢?今天我来可是有大好事。”
王桃花眨巴着眼睛:“大好事?”
赵大明满脸激动地朝东边拱了拱手:“桃花,县太爷让我来通知你赶紧备好香案,茶果,朝廷的天使要来颁圣旨了。”
“啥!?圣旨!?”
王桃花唬住了。
“那可不是!你别担心,县令大人说是好事。”
赵大明一脸艳羡。
开玩笑,这可是圣旨,是天大的荣耀,放在家里那是传家的宝物呀!
王桃花心里琢磨了一圈,总算想起了个事。
洛子玉回京复命时说过,抓住白莲圣母有她的功劳,要向朝廷给她讨个赏赐,不会就是这个吧!?
好在杜月娘母女俩是从高门大户里出来的,一些礼仪规矩还是懂得。赶紧招呼几人把大堂里头的香案搬了出来,又让莫小兰去打扫庭院,烧茶水,自个则带着王桃花姐妹俩去屋里梳妆打扮,更换衣裳。
这接圣旨可不能蓬头垢面的,不然会说对皇上不敬,要下大牢的。
这一切堪堪做好,锣鼓鞭炮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几人来到门口,就见十几个衙役举着仪牌,敲着锣鼓,簇拥着两顶轿子缓缓走来,后头跟着一辆马车,一长串的村民。
等到了王桃花家门口,落了轿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