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买茶叶(1 / 3)

在九江府住了一晚,第二日王桃花就打算回平川县。

因为来的时候碰到了老虎,几人心有余悸,就打算回去时乘船。

这九江和平川县有一条大河相通,名唤白水河。从九江顺水而流,一日也能到平川县。若是逆行则需两日功夫了。不过河上险滩颇多,价钱又与旱路相仿,所以坐的人并不是太多。

几人来到白水河渡口的外围,就见这边商贾云集,骡马成群,很是热闹。除去酒楼、茶楼、客栈遍布其中,街上也有许多贩卖吃食的小摊子,什么蜜花糕子,酥炸果子、胭脂烧饼、云片糕、羊尾儿炸糕……眼花缭乱,香气扑鼻。那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这渡口真热闹,瞧瞧这人,这铺子跟个集市似的。

朱顺介绍道:“姑娘,这白水河的上头汇入长江,是九江四渡之一,每日来往,路过的船只少说有百来条。”

王桃花点点头:“走吧,咱们进去看看。”

等到了河边,就见足有百来米宽的白水河上清波漾漾,炙热的阳光映照水面,粼粼发光。河岸上有各种船只行驶着,岸边还停靠了几十条船。大的有两层楼高,风帆高耸,上头还传来些丝竹管弦的声响,想来是富贵人家的私船。小的只容两三人,有些妇人正在船头就着河水浆洗着衣服,聊着家常。

古代渡口

仔细看去,其中多半是运货的漕船,现在往岸边架了木板,有许多男人光着膀子扛着麻袋,手里还拿了一根根细长的木棍,最上头还染了一圈红色。

“咦,那是什么?”

朱顺笑道:“姑娘,那是木筹,一根代表搬了一趟货物。”

“哟。这法子真好,又方便又好记。”

王桃花一行人找到一条往平川县去的客船。

朱顺挠挠头:“姑娘,那咱们就此别过了。”

“朱大哥,你不跟咱们一起回去吗?”

“不用,不用,我这有马车,坐船回去也不方便。再说咱们宝记车马行总号就在九江,来之前掌柜的也交代了的,你们若是不坐马车回,我就留这头帮一段时间忙。”

王桃花想了想,从怀里摸出一钱银子塞给朱顺。

“朱大哥,这银子你拿着!”

朱顺忙摇头摆手:“姑娘这可不行,你本就付了车资的,这两日咱跟着你吃喝也算是占了便宜,可不能再要银子了。”

王桃花见他这般实诚,更是欢喜:“前日说来多亏了你和马儿,不然咱们可就凶多吉少了。说来咱们也算是共了生死患难,快拿着,别嫌少!我还答应给马儿吃顿好的呢!”

朱顺这才收下,抱拳笑道:“那我就祝姑娘一路顺风了。”

看着朱顺走远,王桃花上了船。

这条船不大,船舱里已经坐了十来个人,男女老少皆有。等两人进来就更拥挤了,这不有个老婆子就嘟嘟囔囔了半天,还不停地拿眼睛睃着她。

船家见王桃花有丫头伺候,就问道:“姑娘,咱们这船稍微小了点,你要嫌船舱里吵得慌,船尾还有间雅间,只需多加三十文钱就行了。”

王桃花看人群里实在没有位子了,笑道:“行,那把雅间给我们吧!”

那船老大立马笑容满面地把两人带去了雅间。

所谓的雅间其实就是一间两三个平方大的屋子,里头除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再无其他陈设,就连桌上水壶都没有一个。这应该是王桃花见过的最简陋的雅间了。

“船家还要多久行船啊!?”

“姑娘,这压舱的货还没来呢,估摸着还得一个时辰后才行船,你们要是闲着慌,可以去渡口边上逛逛。行船前两刻钟,我会敲锣,保准听得见。”

“小姐,咱们在船上待着也无聊。我瞅那头还有卖胭脂水粉的呢,咱们去看看吧。”

每月王桃花给莫小兰两百文的月例银子,这小妮子可是一分没花呢。

“好,咱们下去好好逛逛。”

王桃花突然想起客栈里听到的金家,就问了起来:“船家,你可知道这边有个做茶叶买卖的金家?”

“可是芙蕖门的金家?”

王桃花是听到过这名字的,忙点头。

“呐,他们金家的商船在那上头点,就是那个高高木架子那边。哎,这金家今年是犯了太岁,惨咯。”

说着兀自忙去。

等王桃花和莫小兰朝那边走去,远远地就看到那边有个大栅栏,门牌上写了个金字,这里应该是金家放货的栅圈。里头的地上铺着厚厚一层稻草,上面是一个个箱子,堆得足有二、三米高,曝晒在阳光下。

走过去,有一个红鼻子的老头蹲在门边昏昏欲睡。

“大爷,请问这是金家货场嘛?”

红鼻子老头连眼睛也没抬:“管家吩咐了,一箱茶叶一两银子,要的话就进去挑吧?”

王桃花听这话也不耽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