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这城墙巍峨高壮,气势雄伟,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横卧在大地之上。
“姐,这九江的城墙比平川县的高好多呀!”
王少安站在城墙下,抬头看去,感觉自己如沧海一粟。
“那是,九江府可是咱们大梁的十三太保呢。”
这话不假,九江府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地,水网密布,商贾云集,光每日南来北往的商船就不计其数。更兼田土肥沃,最是鱼米之乡,所以是朝廷财税重地。
“小姐,这九江府比南边的松州还气派呢!”
“好啦,咱们别在城门口干站着了,免得遭人笑话,快进城吧!”
于是迎着一缕炙热的阳光,一行人进了九江城。
一进城,那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
青石大道两边皆是茶楼酒馆,铺子作坊,门口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布匹摆件,胭脂水粉,家什用具,冰饮果子,占卜肉铺应有尽有。人群熙熙攘攘,嘈杂不绝。往来的马车牛车,骡车络绎不绝,其中还不乏用金玉装饰的马车。
果真如孟元老书中所述,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朱顺常常往来九江倒是没什么稀奇,莫小兰本就来自松州也没有什么不可,唯有王少安和王桃花就跟山里来的猴子似的,看什么都稀奇。
“少安,今日上午姐陪你好好逛逛,买些你爱吃爱玩的,下午就得安安心心地去书院了。”
“姐,你真好!我要吃那个糖人。”
就这般几人这边看看,那边摸摸,吃吃东西,看看把戏,玩得不亦乐乎。等到了午时,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少安,开心吗?”
“开心!”
王少安一张软乎乎的包子脸笑得绯红,就像一个润润的水蜜桃,看来最近真是吃胖了不少呀!
“这九江如此繁华,以后可不许偷偷一个人跑出来玩。”
王少安立马敛了笑脸,清了清嗓子,换了一副颇为老成的模样,脆声说道:“姐,我才不会呢!师傅说,声色犬马只是一时之乐,做学问才是为人之乐。”
王桃花一愣,突然嘴角一翘,指着前边:“哎……那边有卖芸豆卷的。”
“啊!哪里?”
王少安赶紧朝那头看去,根本没有卖吃食的摊子。回过头来就见三人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顿时知道自己被戏弄了。于是气鼓鼓地嘟着嘴,就跟只偷吃的小松鼠一样。
“姐,我不理你们了。”
可没半刻钟又围着王桃花“姐姐长”“姐姐短”地叫个不停。
这小样!看你还装不装!哈哈哈,逗他太有趣了!
接下来他们先在云峰书院附近寻了间客栈住了下来。午饭后,王桃花,莫小兰就带着王少安去了云峰书院。
这云峰书院与白鹿书院,莲池书院,紫阳书院合称大梁四大书院。
坐落在九江城东,占地几十亩,因把城中唯一的山翠云山给囊括进去了,书院建在半山腰上,所以取名云峰书院。
授课先生多是当朝大儒,或是致仕的翰林学究,教授出的举人,进士不计其数,就连当朝太师也出自云峰书院。所以云峰书院名声斐然,自然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
可云峰书院入学要求比平川县学更为严苛。首先要取得秀才功名,其次必须经历云峰书院大小三次考试,无论贵贱,无论来自何方,想要进去念书一视同仁。
王桃花在书院门口递了拜帖给门房,很快就有一个执事前来迎接。
“可是平川县来的王小学友?”
“学生王少安,见过先生。”
执事笑着点头:“乔夫子正在山上,还请随我上山吧。”
于是王桃花几人便跟着那执事上了山。
沿着石阶蜿蜒而上,里头古木参天,竹风萧萧,荷花垂柳,流水叮咚,环境十分清幽雅致,是个难得的读书好地方。
一路上碰到的学子见人往上走,也侧着身子站在一旁等候,颇为有礼,可见学风井然。
等快到山顶,三人已是累出一身细汗。就见前方一块巨大的石壁上飞瀑似白练一般落下,水汽氤氲,连吹来的山风都是湿湿的,很是清凉。瀑布边有一座精舍,虽是茅草结庐,倒也古意盎然。
就见四个老头围坐在一个亭子喝着清茶讨论着什么,各自的身后都站着个少年学子,想来是他们的弟子。
“小学友,夫子们正在讨论文章,你们先在这边等着,我去禀报一声,免得扰了夫子们的雅兴。”
王少安施了个礼:“有劳先生。”
那执事很是满意地点头走了,没过半刻钟又跑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