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般晃晃悠悠地过着,转眼就到了三月份。
王桃花的豆腐脑已经步入正轨,除了学院里的人会来吃,街上其他居民也闻声而来。所以每日不到两
刻钟就卖得精光。
这日卖豆腐脑回来得早,王桃花和刘冬儿就去地里挖野菜。
这时节大部分野菜也都长出来了。两人一路沿着田埂挖去,倒也挖了许多荠菜,灰灰菜,马兰头。个个又肥又绿,嫩得能掐出水来。
马兰头
王桃花抬头看去,此时的田里一片忙碌,犁田,挖地,除草……
一年之计在于春,村里人都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做着准备。
等王桃花两人路过王有贵家的田时,刘氏拢了拢鬓边的头发,杵着锄头故意喊道:“桃花,来挖野菜了?”
王桃花十分佩服刘氏的脸皮,两家闹到现在用“拉屎都要离三米远”来形容都不为过,还来搭理自己!?
所以王桃花连半个眼神都没给,自顾自地往前走去。
刘氏闹个没脸,暗暗地啐了口。
突然眼珠子一闪,故意大声地对王有贵说道:“当家的,咱们家这十亩水田今年全种上稻子吧。今年自个家多留些谷子,好好吃上几顿白米饭。哎,说来自家有田就是好,这县里再怎么闹腾,总有碗饭吃是不!?”
王桃花买地的事他家并不知道。
王香香盯着王桃花又白又嫩的脸蛋,再摸摸自己的脸颊,心里十分不好受。凭什么那贱人不用下田,自个天天风吹日晒雨淋的!
她“哼”了声,傲娇地说:“娘,咱们家这水田每年能打不少粮食吧?难怪某些人往些年老来咱们家打秋风,借粮食。”
“哎,说那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干嘛,咱们以前总归一家人是不?就这十亩地,除了祠堂和河沿的那几亩水田,就数咱们家的田最好了,每亩能打三石半的粮食。”
(注:按宋制算,南方一亩好田约产粮食三百八十斤,一石约莫一百斤。)
刘氏一脸得意,那下巴抬得高高的。起宅子,买牛又怎样,这田地才是庄稼人的根本。
王桃花哪能听不出母女俩的炫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恰好这时王豆香在另一块地挥手道。
“桃花,桃花,这儿呢!你是来看你家的地吗?”
你家的地!?
刘氏和王香香几人登时大吃一惊。
“冬儿,你说咱们家新买的那六亩水田都靠河沿,这每亩应该能上四石吧!”
“姐,村长爷爷说咱们那几块地可是村里最肥的了,往些年能打四石三斗呢!”
“那今年咱们的收的粮食都不卖,天天吃大米饭。”
啥,王桃花买了地,还是村里靠河沿顶好的六亩水田,一时间王有贵几人嫉妒得咬牙切齿。
“走吧,冬儿,咱们家还有几亩旱地,也去看看!”
什么,还有旱地……
刘氏几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说来今年咱们这宅子起的真是时候,到时也放得下那么多粮食。往年那粮食啊,还没到家门口就被那些没脸没皮地抢走了,啧啧,难怪吃了那心肝都长黑了。”
“姐,谁再敢抢咱们家的粮食,我保准拿大棍子轰她出去。”
“冬儿,你可真是姐的好妹子。这野狗嘛,就得打痛了才长记性。”
这时王豆香已经跑了过来,看她俩篮子里那么多野菜:“桃花你挖了这么多野菜呀!”
“一路挖过来的,要不匀一点给你。”
“不用不用,我早上刚挖了的。告诉你个好事,我娘今日去县里买了好菜,有那么肥的一只鸡,还有一刀三指厚,肥嘎嘎的肉呢!本来打算傍晚时去找你,这下好了还省的我跑一趟了,记得明日中午来我家吃饭。”
“那感情好,我决定明早空着肚子,中午好好吃上一顿了,记得多煮些饭哦。”
“哎呀,桃花你都跟我想一块去了!要不今晚我就饿肚子吧,谁叫我娘老说我是个阴沟里的鸭子,顾嘴不顾身子呢……”
哈哈哈——
回家路过河边,想着这野菜带回去洗也麻烦,于是两人便蹲在河边洗了起来。
扁担河早半个月前已经解冻了,哗啦啦地流着,不过依然浅浅的。
正洗着,突然一个黑色的东西在石头上慢慢地爬过。
“咦?”
王桃花凑过去一看。
“哎呀,这里有螺狮!”
“姐,咋啦,看到什么东西了?是鱼吗?”
王桃花捡起那颗螺狮朝刘冬儿晃了晃:“快看,姐捡到一颗螺狮。”
摸螺蛳
刘冬儿就看到王桃花手里那颗食指大的东西,上头还长了一片青苔。
“姐,这是石子虫,不能吃的。以前我娘养了鸭子的时候,经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