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村虽然没有李家村大,不过全村六百余人几乎全姓夏。
因为村子里上三代出了大官,到这一代也出了好几个举人,也算是平川县的名门望族了。
其中那两个当官的就出在夏伯远家,分别是他的太爷爷和爷爷,所以他家宅子占地十来亩,共有三进,可以说半个村子都是他家的。
走近了就发现这宅子处处透着与众不同。穿过照壁,可见这座大宅子不似本地普通有钱人家的宅院,而是青砖黛瓦,封火山墙,颇有淮西宅院的风格。想来当年祖上是在淮西为官吧!
来之前王桃花就打听过,夏伯远为人还算磊落仁厚,所以王桃花直接走上台阶,敲了敲门。
很快就有家丁来开门。
王桃花朝家丁拱手道:“这位小哥,我是带我弟弟来求学的,还请通报一下贵府老爷。”
那家丁皱着眉头:“姑娘你找错地方了吧,这是夏员外家,你要求学得去找学堂呀!”
“小哥,听闻夏府私塾有良师授课,小女子这才厚着脸皮前来求学的。”
“啥,你想进夏家私塾?”
家丁瞠目结舌。
“姑娘你是夏家旁系?”
王桃花摇头。
“那你可与我们老爷有亲有故?”
王桃花摇头。
家丁不禁笑了起来:“姑娘,我劝你还是回去吧。咱们这夏府私塾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里头全是府里的少爷,还有族里最会读书的十几人,再或者是夏府亲眷,你这无亲无故的,怎么进的去?!”
“能不能进,那不得夏老爷做主?小哥还请你行个方便。”
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一钱碎银子塞他手中。
这家丁看王桃花挺会来事,掂了掂银子说道:“好吧,那我就进去通报一下,不过咱们老爷会不会让你进门,我可不敢保证。”
“有劳小哥了。”
家丁把门关了,就进去通报。于是王桃花和王少安就坐在台阶上等了起来。
再说夏伯远这人也是个有个性的,平生最是痴迷于诗词歌赋。年轻时,还常因为这事被父亲责罚。后来考得了举人功名后,也就歇了上进的心思,安安心心地做起了富家翁。成日里在宅子里舞文弄墨,吟诗作对,倒也逍遥快活。
这不今日春光正好,绿意迎窗,于是和乔夫子在花园里吟诗作对。
夏伯远看着那点点淡绿的扶柳苦思冥想。
“元固,我又有了一句,点点淡色映新妆,咋样?”
“虽合景意,但是词太过陈旧了。”
夏伯远虎着眼睛:“得,你别老说我了,你来一句?”
乔夫子稍微走了两步,吟诵道:“绿枝浮春意,小池燕子飞。”
“妙呀!好一个浮春意,燕子飞。哎呀,元固的诗才果然高于我呀!”
可乔夫子却自个摇了摇头:“不行,不行,这句子有些轻浮了。”
夏伯远微微一想,确实多了几分恣意,于是又埋头苦思起来。
“老爷!有人找,说是来求学的。”
这时刚才的家丁跑了过来。
被打断思路的夏伯远立马眉头一皱,很是不开心地说:“夏七,老爷不是说了做诗时别来烦我,去去去!”
夏七赶紧点头:“是,是,是,小的这就走,小的祝老爷才如那个水涌,想到一首好诗。”说完,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夏伯远哭笑不得:“不懂装懂的猢狲!”
等夏七走到回廊才舒了口气,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好险,差点就被老爷罚了。上个月夏五就是打扰了老爷做诗被罚了一个月的月钱,还好我机灵。”
王桃花见门开了,忙走了过去。
“小哥,夏员外如何说?”
夏七摇摇头:“姑娘,咱们老爷现在有事,没空见你呢!”
王桃花有些失望,可想到自己有求于人倒不好咄咄逼人。于是打算效仿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明日再来。
“那麻烦小哥了,我明日再来。”
正要下台阶,就听夏七嘟囔了句:“哎,这姑娘来的也真不凑巧,正碰到老爷今日做不出诗。那柳树就是棵木头,还能写出朵花来,想想脑袋都疼!”
夏七正要关门,王桃花一只手堪堪伸了进去。
“哎呀,姑娘你干嘛,你这手还要不要了?”
夏七看着门缝里的手心有余悸。
王桃花露出一个笑脸:“小哥,麻烦你再帮我通报一次呗,这次你家老爷保准让我进去。”
夏七有点光火了:“你这姑娘好生无礼,我说了我家老爷今天没空,要是我扰了他兴致,我可吃不了兜着走。”
“小哥,再走一趟吧,拜托了。”
说着又从怀里摸出一两银子:“这次你只需说上一句,这银子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