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照顾不上,恐怕还要劳烦笙笙多照顾母亲。”
“阿姊放心。”洛笙应着,想起自己带来的礼物,忙拿了出来,“对了,我听说阿姊有孕辛苦,去了长明寺帮阿姊求了个安胎的碧玺。”
“那静宸师太说碧玺最能安胎养人。”
洛熙看着洛笙白皙掌心的碧玺手钏,笑着接过来,“那阿姊先替小太孙谢过姨娘。”
洛笙弯起眼睛,漂亮的桃花眼弯成月牙。
洛熙看了她一会儿,小姑娘柔弱无骨的手指乖乖顺顺的窝在她掌心,软得人心都要化了。
她这个妹妹,是五年前捡回来的,来历有些难以启齿。
五年前父亲贬官,携家眷下江南时,途中遭遇流匪。她走失被人牙子拐走,送进青楼里遇见了这个小姑娘,与她同屋。
后来洛熙被胁迫接客,几欲自尽时,这个小姑娘吓坏了,哭着拦她,“别死别死,我有办法,我帮你逃出去好不好?”
小姑娘自小长在青楼里,是青楼花了大价钱培养的瘦马,只待及笄后,卖到富贵人家。她从小喂秘药长大,受专人教导。年仅十二岁,通体幽香,身段玲珑窈窕,且精通琴棋书画。但秘药到底伤身,她明显比同龄女子要迟钝得多,娇媚却单纯,自带杀伤力。
是整个青楼里寄予厚望的姑娘,因而地位颇高。
小姑娘如诺将洛熙送了出去,洛熙担心,“那你去哪?”
她理所当然,“回家呀。”
洛熙不解,“那里怎么能算家,你的家人也不在那。”
小姑娘茫然一句,“可我没有家人”,洛熙就动了恻隐之心,她知道这样做风险极大,但她就是想给这个救她的小姑娘一个家,想做她的家人。
反正他们家被贬下放,门楣低,又不是多富贵惹眼的人家。
总有些人、有些事,不掺杂太多瞻前顾后的利益算计。
全凭良心。
笙笙总说他们是她的大恩人。
洛熙觉得有趣,没有笙笙,她早就一头撞死在勾栏瓦舍里,笙笙才是她的恩人。
起初带洛笙回家,洛熙隐瞒了她的身份,父亲母亲正直开明,将她当亲生女儿。
只不过一家人不可能突然多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儿,只道她是多年前父亲遗落在外的外室女儿。
可惜洛笙进家门不久就生了病,郎中诊断才知是在青楼里常年吃秘药,带来的体虚亏空,这才没有瞒住。父亲母亲知道了洛笙的身份,沉默了须臾,只说孩子治病要紧。
洛笙那年险些病死,母亲去庙堂给洛笙求了个小字回来,叫“怀夕”。
那是洛笙常吃药草中,最为坚韧的一种。
辗转一年,她身体才全然好转。
说来也是奇了,自那以后,短短五年。父亲十年官场颓势就此逆转,从被贬六品一路升迁,重回京城,直至如今三品太府卿。
她与太子结识,到如今的太子妃,尊荣富贵都是五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母亲说笙笙是家里的小福星,福星乃上天所赐,不问来处。
洛熙其实不太信怪力乱神之说,她只信笙笙。
不知过了多久,宫女出来禀报,“娘娘,夫人醒了,”
姐妹两人闻言一并起身,进了内室。
洛笙上前,轻唤了一声,“母亲。”
陶氏静躺在床榻上,愣愣的望着头顶床幔,好半天才从洛笙的轻唤中回过神来。
她手指轻轻蜷曲了一下,握住了洛笙的手,目光才缓缓有了焦点。
陶氏望着两个女儿,神色茫然的询问,“如今是哪一年?”
两姐妹皆是愣了一下,对视一眼,洛熙才道,“今年是嘉应二十三年,母亲您忘了?”
陶氏眼睫轻颤,出神的重复着,“二十三年……”
她说着就红了眼眶,“原来是二十三年,二十三年好……还来得及。”
这般反应,让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洛熙凝眉,“什么……来得及?”
陶氏欲言又止,视线落在了洛熙未显怀的小肚子上,勉强挤出一抹笑,“没什么。”
她撑坐起身,“你如今有了身子,应当少操劳才是,母亲这边没事了,你放心回去歇着吧。”
洛熙觉得古怪,坐在旁边陪了片刻,还是听从陶氏的话回去歇着。
洛熙走后,陶氏又屏退了左右。
整个房间内,只剩下她和洛笙两人。
陶氏突然试着掐了自己一下。
洛笙拦她,“母亲,您这是做什么?”
真实的疼痛感让陶氏红了眼眶。
陶氏望着洛笙,终是没忍住,将女儿圈进怀里,哽咽着怜惜万分,“我的小怀夕受苦了。”
洛笙扶着陶氏手臂看她,“母亲怎么了,我好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