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中的九五之尊,绍兴皇帝赵构。
“儿臣,儿臣参见官家,大宋万年,官家万年!”
赵瑗此时身体已经极度虚寒,只能用略带着颤抖的口吻,倒头便拜道。
“官家万年?汝如此这般折腾,怕是要把朕给活活气死才好!”
赵构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头也不抬的说道。
虽然言语极尽刻薄,可语气却是温和平缓。
官家一说这话,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让张无为和李裕文二人吓得大气不敢出。
“有戏!”
赵瑗心中一阵窃喜。
从官家的这番话中明显感觉到只是嗔怪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走心。
看来自己在官家的心中还是很有位置的,不然不会如此高高举起而又轻轻放下。
“儿臣唐突鲁莽,还请官家责罚!”
以退为进是赵瑗早就制定的策略,此时并不急于说正事,也并不为自己辩解,而是诚诚恳恳的认个错。
只有让官家心中舒服了,才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看来瑗儿还是懂礼数!”
赵构依旧保持着书写的姿势,对于赵瑗的态度倒是非常认可,言语便愈发和蔼可亲。
“儿臣鬼门关走了一趟,也算是历经生死,因而也算是大彻大悟!”
“哦!”
一听到这个话,赵构不由得发出一声长长的疑问。
他放下手中的笔,缓缓起身,不疾不徐的走到赵瑗的跟前。
他阴冷的目光在赵瑗身上细细的打量着,这样的阴冷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赵瑗在官家的目光之中,感受到了多疑和谨慎,并且还夹杂着那么一丝犹豫。
“贵妃昨日和朕坦言,汝那日跪求逼宫乃是有苦衷?何苦之有?”
吴贵妃显然已经将太祖托梦之事一一告之,但赵构并没有急于明说这个事,而是要让赵瑗竹筒倒豆子一一道来。
“啊,这……,可是……”
赵瑗故意摆弄出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他要做的就是调足赵构的胃口。
一来这么轻易的说出来,容易让对方感觉不太真实。
二来将这个事卖个关子,不那么轻易得到的东西,对方反而更加珍惜和认同。
“怎么?在朕面前也如此生疏?”
赵构毕竟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养气功夫自然非常了得。
他并没有急切的想要知道,反而言语之中尽显平缓之气。
“乃是,乃是太祖托梦。不过……”
赵瑗假装犹犹豫豫的说着,眼神却朝着四周飘忽不定,似乎这难言的苦衷不足为外人道。
“汝等暂且退下,任何人不得打扰!”
赵构挥了挥衣袖,张去为屁颠屁颠的领着李裕文走到殿外候着。
从官家的只言片语之中,赵瑗却敏锐的捕捉到一些信息。
官家对于此事非常重视,不然不会说出任何人不得打扰之类的话来。
“儿臣一连数日,皆受太祖托梦,就连这条小命所幸在太祖庇护之下,幸而不殒。”
“太祖托梦所为何事?”
赵构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大有将自己置身事外的感觉。
“太祖托梦乃是庇护大宋,顺便庇护一下儿臣而已!”
赵瑗见官家一点也不着急,心中非常明白自己也不能急。
一旦着急便会出错,一旦出错则有可能很难挽回局面。
“瑗儿何时变得如此扭扭捏捏?太祖托梦庇护大宋到底是何缘由?”
赵构此时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昨天听到吴贵妃的那番言语,已经是大惊失色。
既然赵瑗对于议和的内容一清二楚,那么自然确认是太祖托梦无疑。
毕竟在这朝中知道议和内容的一个手掌都能数得过来,了解内情的臣子必定没有胆量泄露出去。
更何况赵瑗久居深宫之中,且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对此赵构自然是深信不疑。
“回官家话,太祖托梦乃是议和方略,方略之根本所在便是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