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皇后微微皱眉,她深知贾琮狡狯,孙炽胆大,两人不知道又在搞什么鬼?
熙丰帝皱了皱眉,拿过折子一看。
“奏为鞑子新败,损兵四万,其族内空虚,正伐之时也,故决死出征,恭摺密陈,仰祈圣鉴事:窃臣于熙丰九年九月初,于关外剃刀谷内全歼巴尔虎部鞑子四万余众,返城思虑再三,深以为此时乃伐彼之良机也。
其因有三,
一者上年巴尔虎部于奉天城下死伤惨重,至今元气未复,如今再遭败绩,族长殒命,损兵四万,料其族内空虚至极,此乃好战必亡矣。
二者我军兵强马壮,军心可用,将士久欲寻敌一战而不可得,今既逢良机,岂有不拼死杀贼而报陛下之天恩于万一乎?
三者女真诸部仰慕天朝圣德,自愿出兵三万以助王师伐罪,岂非陛下内圣外王,得道多助乎?
其利有三,
一者掘蛮夷之根本,弱鞑子之人力。二者以关外水草之地,挑动女真鞑子纷争。三者两虎既相争,则鞑子无力南顾,而女真诸部更归心天朝矣。
臣恐战机稍纵即逝,不及请示皇命,故斗胆自作主张,效霍冠军故事,怀必死之决心,率部出关,深入草原,星夜兼程,并日而食,直扑敌巢。
必踏平彼境,以保边境安宁,以报陛下圣恩。古人云,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臣,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惟愿陛下保重龙体,大展宏图,成就千秋伟业,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谨据愚见所及,披沥密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恩骑尉、辽海卫守备臣贾琮绝笔谨奏。”
熙丰帝看完贾琮的“遗折”,略一思索,已猜透了他的小心机,气极而笑。
道:“皇后、元妃都看看,贾琮这混账,竟在朕跟前耍这些小聪明,又是怀必死之心,又是绝笔,又是遗折,不知道的,还道他要去平了金帐汗国。
十七岁而上遗折,也算开国朝之先河了。还让朕训示施行,他都已经领兵出征了,朕还训示什么?”
陈皇后摇了摇头,笑而不语。
元妃忙跪下请罪:“琮哥儿大胆妄为,臣妾疏于管教,请陛下责罚。”
熙丰帝虽恼怒贾琮擅开边衅,不过按他的说法,确也是个好机会,另对他的忠烈之心,还是有些小感动,只是边关大将私自出征,此风绝不可长。
因摆手道:“元妃平身。贾琮私自出关伐夷,与你何干?”
元妃战战兢兢站起来,见熙丰帝好像并未生气,心中略略一宽,暗骂贾琮不省心,因他的事儿,自己着实被吓了好几遭了。
“哎呦!不好!贾琮既出关,那炽哥儿岂有不凑热闹的?”知子莫若母,陈皇后瞬间反应过来,孙炽还在辽东呢。
熙丰帝脸色一沉,取过另一本折子,果不其然,杨雄奏报孙炽报国心切,尾随贾琮出关而去,参将徐彪已率部赶去保护。
狗屁报国心切!狗屁尾随!这两个混账!
熙丰帝方才一点小感动顿时化为乌有,把折子狠狠拍在桌上,震倒了御杯,喝道:“传旨,命左宗正忠信郡王即刻北上辽东,把孙炽和贾琮这两个混账立刻给我押回来!”
“是。”戴权忙答应一声,脚不沾地去了。
元妃心头惶恐,才把十皇子救回来,转头又带出去打仗,还是私自深入敌境打仗,琮哥儿这是来收贾家的帐不成。
陈皇后安慰地看了元妃一眼,对熙丰帝苦笑道:“陛下圣明,这两个小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可不能再留在边关了,不然说不准哪天杨老将军也上个‘遗折’,那可就麻烦了。”
熙丰帝捏着太阳穴点点头,心中又爱又恨,贾琮这小子是个人才,可行事往往出人意表,着实头痛。
看着元妃在一边可怜兮兮眼巴巴地望着,熙丰帝摆了摆手:“元妃不必惊慌,此事与你无关。去歇着罢。
来人,传旨荣国府,申饬一等将军贾赦并其诰命治家无能,教子无方,致贾琮无法无天,顽劣难束。”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两位老爷、太太并诸位姊妹在座,众人一言不发,堂内气氛凝滞,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宝钗、黛玉两人惶惶不安地拉着手,对视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恐,琮哥儿又闯祸了。
方才宫内派来天使,把贾赦、邢夫人狠狠训了一顿,吓得两人不知什么事,连连磕头请罪。
好容易重金从天使口中买了个消息,原来贾琮竟私自调兵出关,深入草原,讨伐鞑子,这也罢了,还把十皇子也带了出去,使得陛下震怒。
送走天使,贾赦被气得头晕目眩,五内俱焚,坐在椅内说不出话来。
当贾琮的老子,平日里被气个半死不说,他生发了,一分好处没捞到,他闯了祸,还得替他背黑锅挨骂,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