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这根大柱子会喷火,然后把那艘飞船送上天?”K诧异道,“为什么不直接飞上去?”
李凉无奈道:“因为那不是飞船,是一艘航天飞机,它的动力飞不到太空去。”
“我懂,”老唐咧嘴笑了,“你在开玩笑。”
李凉面无表情:“我没开玩笑。”
“这是一种古老的航天技术,”锡森博士赞叹道,“我只在记载中看到过,不得不说,古人的勇气让人敬佩。”
这时。
车队陆续停车,许多蜉蝣成员跳下车,仰头望着眼前的巨物发出一阵阵赞叹。
有人喊道:“这么大一根雕塑啊。”
旁边人嘲讽道:“哼,瞧你那个没文化的样子,这是一个起落架,我们在地下,飞船得垂直起飞。”
那人反驳:“放屁,谁没见过飞船啊?前天老子亲手打下来一艘卓斯的飞船,那玩意可以垂直起降,需要你妈的起落架。”
最后有人盖棺论定:“别吵了,这叫艺术。”
巴伦丁穿过人群,走到越野车旁,仰着头问道:“老大,这是什么东西?”
K扶了扶墨镜,漫不经心道:“这是一根火箭……”把刚才李凉的解释重复了一遍。
巴伦丁转头看向李凉:“李凉先生,您是说,这根柱子会喷火,然后把那艘飞船送上天?”
“嗯。”
“为什么不直接飞上去?”
“……”李凉深吸一口气,“因为那是航天飞机,飞不上去。”
“这样啊……”巴伦丁恍然。
片刻。
一脸懵逼,莫名其妙被裹进队伍里来的莫里斯战战兢兢地走近,扯了扯巴伦丁,低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根火箭,”巴伦丁严肃地介绍了一番。
“啊?”莫里斯震惊地转头看向李凉,“老大,你是说……”
“滚。”
李凉懒得搭理这帮复读机,坐回副驾冲K招手:“往前开,开到护栏那里去。”
K冲后面下车的人打了个手势,示意继续前进,随后坐回车里,等佐尔格,老唐,锡森博士上车后,再次启动越野车。
隧道出口距离火箭至少有三公里,随着靠近,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火箭虽然远没有中京的摩天大厦高大,但是,这处空间并不是开放的,而是一个直径十多公里的圆柱型。
相对“狭小”的空间中矗立巨物,往往能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崇高感。
李凉深有体会。
一千年前,很多佛门石窟就是用了这样的原理,穿过一人宽的小门,视野突然被巨大的佛像占据,人立刻就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两分钟后。
越野车停在护栏前。
李凉下车走近,低头看去。
其实K和老唐他们这些本地人之所以完全看不出这根“巨柱”的功能,是因为从隧道口出来并不是最深处,而是在火箭三分之一的高度。
第一眼看到火箭,李凉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此刻俯瞰,他瞬间看到了下方的发射平台与航天飞机、助推器的喇叭状喷管。
锡森博士来到他身旁,同样俯瞰着下方,轻声道:“记载里,由于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以及人货混装的原因,这种航天技术使用次数并不多,据说最大的优势是起飞时峰值过载比当时的运载火箭要低很多。”
“意思是起飞的时候人承受的重力加速度小一点?”李凉犹豫道。
“对,没记错的话,大概只有3个G,”锡森博士笑了笑,“身体素质好一点的人稍微训练一下就能忍受。”
李凉好奇道:“这个时代的飞船没有过载的问题?”
“可能因为希安发明了反重力引擎吧,我不太清楚原理,但乘坐时,确实感觉不到重力加速度。”
李凉点头。
锡森博士是一位生物学家兼计算机科学家,能了解航天飞机的历史已经属于涉猎广泛。
“啊……”老唐趴在护栏上,盯着下方脸色苍白,“是没开玩笑,火就是从那个喇叭喷的?”
越来越多的人趴在护栏上,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李凉仰头,注视着眼前“科技古董”。
这是一艘标准的航天飞机,中间黄色的巨大柱体是外储箱,里面装着液体燃料,平行挂在两侧的是固体火箭助推器,航天飞机,也叫轨道器,驮在外储箱上。
一千年前,他读过有关航天飞机的科普读物,如今只记得些名词和大概意思,更专业的内容通通忘个干净。
还好不需要乘坐这玩意上天,否则这里有没有人会开先放一边,更重要的是,他可知道,这种航天飞机出事的概率不小,当年美国NASA的挑战者号爆炸,震惊世界。
这时,塔姆走近,由于个子矮小看不到下面,它只能仰头注视着航天飞机说道:“喔,这是什么东西?”
老唐严肃道:“塔姆先生,这是一根火箭。”
“你闭嘴,”李凉瞪眼。
赶紧打住,好好的河蟆人,别给带沟里,也成了复读机。
他快速地解释了一遍,认真说道:“……也就是说,这根大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