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温热的阳光,越过长出嫩芽的树枝,洒在了地上。
折射出了她眼底沁人的凉意:
“三姨娘和七姨娘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她倒是能猜出来三姨娘为何要这样做。
九姑娘即将要嫁给王爷做平妻。
这嫁妆多少,都让谁跟着去。他一个姨娘没法插嘴,但是老太太能啊。
她想要九姑娘风风光光地去王府,那就必须要抱紧老太太的大腿。
她又深得老太太信任。
若是能借此机会得到帮着老太太管家,那便是意外之喜。
若不能,凭她这次帮了老太太的忙,老太太也会对她高看一份。
到时,九姑娘的嫁妆便又厚了一分。
如此,三姨娘都算是赢家。
只是她千算万算,断然没有算到,太太竟然只会被关了一晚就放出来了。
只怕,她现在才是焦头烂额。
“姑娘说的极是。”
青禾附和:
“那姑娘,咱们趁机要不要做些什么?”
太太和姨娘不和,府上的人也会见风使舵。
她们趁机拉拢几个人为她所用,也是个好机会。
六姑娘如水般的眼中,掠过了一丝浅浅的流光,“咱们院子,也许久未曾热闹过了。”
……
“姨娘,现在该怎么办!”
九姑娘急的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绕的三姨娘头都晕了:
“太太重新掌家,会不会收拾咱们啊?”
“姨娘,您快想想办法!”
她急的嘴里都起了好几个火泡。
太太的心胸狭隘,很有可能会利用这件事打压她们母女的。
“好了!”
三姨娘蹙着眉,冷声呵斥: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
“就你这般不稳重,日后进了王府,如何笼络王爷的心!”
“可是,”九姑娘眼圈含泪,“姨娘,我的婚事就捏在了太太手里了。虽我定了王府的婚事,可是这嫁妆都是太太涮了算。”
更何况,她还是用那样丢人的方式,成了王爷的人。
九姑娘越想,心中越不安。
三姨娘毫不在意,“她是说了算没错,但太太的身边,还有老太太和你父亲。你父亲好脸面,肯定不会让你的嫁妆太寒酸的。”
九姑娘缩了缩脖子。
心道,这根本不是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事情。
这嫁妆的薄厚,可关系到她在王府日后的日子,不能马虎的。
“你现在要烦恼的事,太太会急着和王府把你的婚事定下来。然后以你年岁太小为由,一直拖着你的婚事。”
这也是三姨娘最心烦的。
太太找的借口都很正常,让人挑不出来一点错处。
可偏偏这个拖,让她心里七上八下的。
毕竟,这么一拖,中间发生的变数太多了。
“不能吧?”九姑娘不确定地看着三姨娘:“只要我嫁给了王爷,对咱们谢氏的好处很多。太太不可能不知道,从中搞破坏的。”
三姨娘斜着眼睛看了她一眼,冷笑连连,“不能?”
她似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样,笑了好几声:
“你怕是不知道六姑娘为何是庶女,却能定下清河漼氏的婚事。”
“你怕是也忘了,谢四出身名门,与之有过婚约的,是为出身农家的女子。”
“谢九,你这脑子,怎么还是这么笨?”
太太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她和王爷的婚事,那是老太太一手促成的。
一个空有名头,无权无势的王爷。
就算是他们成婚了,老太太也就只是借着王爷曾经在军队里的威名,把谢五爷弄去五城兵马司。
在弄出来个闲职,让他在五城兵马司养老。
这桩婚事,从头到尾能借到势的,只有老太太。
九姑娘被三姨娘说的脸色发白,嘴唇发抖:“那、那姨娘现在怎么办?”
她是真的怕了。
她牺牲了清白,才换来了这桩让她很满意的婚事。
要是真的如她姨娘所说,她的婚事要是黄了。
那太太肯定会随随便便的给她找了个人家嫁了的。
不,不行。
她是谢氏的九姑娘,出身名门。
怎么可能随便嫁了个阿猫阿狗,了却残生!
“老太太现在在病中,有些事情,也力不从心。”
三姨娘摸索着手中茶杯的边缘:
“我们如今能依靠的,只有你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