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祈太平(1 / 2)

皇帝为匪,劫民财、贪民禄、杀人千百。

而庶民,在古籍中,在乱世里,是为饶把火、不羡羊、和骨烂。所以荒百里,解两脚羊于盘上,余有人性者,鄙夷而嗤天下无道。

覆天下,多匹夫。三军帅,怎一纨绔?谋者兮,以谦卑恭上才,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为天下病者。

病,在心身,凶吉在天,纵管弦之乐在耳,无喜意,多愁容,粟米在食,二两可覆江山峥峥。

盼君王早来,惜吾命,怜我身,驱贫贱,迎长乐,安太平。

桑梓里揭竿为旗,斩大齐之威,危龙应无影。

数百年过,似乎什么都没改变。

天神人皇稳坐高台,在这夏日酷暑冬日寒长的岁月中,近乎残忍地冷眼看世人,缄默不言,不曾渡苦厄。

西楼月、潋滟水、南归雁、金鬃马、琼浆酒、闹元宵、舞鱼龙、咏寒梅、赠相思、乐太平……世间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事下,显得轻于鸿毛。权贵高官锦衣肉食,平民百姓清苦度日,人人惜日短恨夜长,停下脚步观满山黄花的能几何?

红颜若草木化枯骨,庸人碌碌。乱世已平,唯有太平犬日日为奴。穷人求温饱食菜肴,四海闲田苦作精卫,酷暑下死万万,严寒下死万万,不幸中求生,私以为万幸。

于是为天子奴,为君王犬,从苦日子中寻出赞歌,沉醉于浮华俗世,上奏九霄,道天地已是东风入律,鼓腹击壤旦夕。

自古逢秋悲寂寥。

符开古寺内老住持拂去袈裟上的落叶,登上佛坛,云众生之法。他身后,是大雄宝殿,横三世佛。这漫天神佛是民的渴望,乱世求护身,太平世求的更多,消苦难、康健身、富贵梦、状元才、夫妻和……拜佛,拜的是心中之欲。

可是,哪里有佛?

历朝历代生民最难活着的时刻在齐朝后期,岁大饥,百姓苦,商曲祸。

驱。

杖。

死。

帝王耳边听不得作乱的声音,剑割裂的是衣帛,划破的是人的骨肉。庙堂之上,帝妃相嬉,文武大臣持笏板以避。昏君与妖妃的笑声盖过了殿外的哭声,他们看不见更听不到天子脚下万万民众的苦难。

一载又一载,千金铺路,玉璧听声,因明珠有泪,王倾国力筑琼室,朝夕往,且躬身佯作伶人以娱。

商曲内宫,官似狗,朝歌夜弦,博天子妃一乐。宫墙外,人们四处奔逃,唯恐被官兵抓去修筑帝宫,唯恐伴君如伴虎一去不复返。

乱世乱世,恐惧、饥荒弥漫在大齐。杀谁是好?又能,以何充饥?

水仙初入中原,正是在此时,百姓不知其地下茎有毒,分而食,毒杀百人。遂烹煮,人相食,白骨露荒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更有甚者……不可言说。

齐朝上下都疯了。只有疯了才能活。

寺庙成了避难所,自认为还是人的生民担惊受怕,一斋饭一素粥,多少的难民躲在此处,谓之桃花源。

悲悯众生的是寺中僧人,不是堂上不怒佛。古寺不过是座不会动的亭台楼阁,里面尽是无法降福世人的菩萨。昔日,人们对着寺庙诸佛是拜、拜、拜,对着君主亦是拜、拜、拜,他们的诚与忠在无止境的苦难下消磨殆尽。

起义在即,大齐百姓的怒终将压断帝王的脊骨。

真佛离开庙堂,和黎民百姓住在了一起。佛,在苍生心中。

史官笔下以“百姓起义,臣子逼宫”这短短八个字率而概括了万上卿力挽狂澜,开仓而赈饥民,古寺中束红巾,挥剑佛陀断首,释权迎新君,开内宫,徒富民,抑豪强,减税负,惩贪官,行新政的桩桩事迹。

齐朝灭亡,荣朝海晏河清,得力于万上卿。

万忆恩,是救苦救难的圣人。

“小五。”

小五?是谁在唤他?是谁还能……这样唤他?

他为上卿,已三十年余,相两朝,立二帝,得托顾命。

万上卿。

可他本不姓万,唯一对的,只“忆恩”二字。

三十年前新朝确立,他穿着由百姓一针一线制成的衣从长街走过,一步一赞声,五千人怡然,五千人喝彩。新帝问他有何愿,他长久地沉默,回想少年时打马游街,华灯烟火常伴,茶淫橘虐,书蠹诗魔,贬圣贤文章为下品,纵然世人皆谓其纨绔,仍不以己为庸人。

朝野之间,朽木为官禽兽食禄,人间如炼狱。又一年,抄家,他从父疼母爱的宝哥儿被打为乱臣贼子,赤贫如洗半生落拓。膝盖一跪,背一弯,便再难直起。

繁京春来花满红,王孙公子归不归?可叹伤病酒,离人愁,盈盈泪眼湿了罗襟袖。

他走了许久的路,历经千万般蹉跎,惶惶如丧家之犬,可笑这人世间。他看着大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