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反应呢?
徽宗认为,杨光华有才有貌有能力也有水平,品德又高尚,令他那么中意那么欣赏那么喜欢,像这样的人做附马,有谁能比得了呢?公主不但美艳绝伦,而且会写诗作词,还擅书法绘画,品位够高。他们两个真是太般配、太合适了。
想到这里,徽宗就说:“这事儿啊,朕跟你一起保这个媒。我现在就说定了,没问题。皇后那边我去说。光华,你听到没有?”
杨光华一听徽宗这样说,知道这回是真的了,心里禁不住便咚咚地打起鼓来,脸上飞起一片红晕,有点儿怯怯的说:“皇上,我听到了,只是呢,我配不上更攀不上。”
徽宗说,“我说你配得上你就配得上。这事啊,没有二话。王晋卿,这个大媒你保定了,朕是要感谢你的。郑国公主肯定也会非常感谢你。”
很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王诜这天过的特别的快乐,那是一种从心底里涌起来的快乐。自从英宗把他贬官,他成了闲人之后,在朝廷里几乎就是灰溜溜的度日月。哲宗在位的时候,他虽然没有了被贬官的压力,可没人拿他当把牌儿看,所以只有跟在端王爷的屁股后面,屁颠儿屁颠儿的讨好端王爷,再就是跟一些专靠画画写字为生的人在一块混。直到徽宗当了皇上,才恢复了他的五品官位,他也多少算是能够扬眉吐气了。如此想着,他就有点陶醉的感觉,微眯着双眼,看着皇上和杨光华两个大帅哥站在他的面前。他觉得自己当年就足够帅也足够靓,可以说风度翩翩潇洒倜傥,但是现在看来,比起这两个帅哥,当年的他还是真的有点逊色。可是他又觉得自己能够跟天下最高档次的帅哥:一个皇上,一个正二品官员,跟他们在一块儿,并且感情好的无与伦比,这是一种什么待遇?什么感觉呀?
王诜正陶醉呢,徽宗又说了,“王晋卿也算是为朕办了件大喜事,这个礼,朕收下了。朕后续会考虑给王晋卿那么一点儿小小的奖励的。哦,对了,主角还没吭气呢。光华,你现在表个态,还是回家跟高堂商量之后再说呢?”
杨光华的脸上又飞起了一片红云,但是已经不像刚才那样深那样重了。他先给徽宗行了个礼,带点儿愧意的说:“光华首先深深的感谢皇上,对光华的器重和高看,也感谢王大人一片好心。这是光华的终身大事,按理应该先向母亲禀明,并征得母亲恩准。但是有皇上为光华做主,再说,上次向家母禀明后,家母已经恩准,特别感激皇上和王大人。只是光华何德何能,能够受到皇上和王大人这等的高看?心里很是惭愧,因此还请皇上多多垂恩,王大人多多相助,光华不管有了任何一点进步,有了一点幸福和欢乐,都不会忘记皇上和王大人,也都会终生感谢皇上和王大人的。”
杨光华刚刚说完,王诜就抢着说,“哎呀,我们的杨大秘,不但才学超人,而且这等的谦虚,真是令人钦佩。皇上您是什么眼光啊?你怎么就选中了这么一个绝顶优秀的人才呢,唵?”
徽宗得意地说:“你以为呢?皇上是谁都能当的?皇上的眼光是谁都有的?朕发现的这个优秀人才啊,史上还没有过哩。”
徽宗接着又依照规矩,告知了皇后。
当天晚上,光华把杨震请到家中,向杨震和母亲禀明了事情原委。一家人,比过节还要喜庆。光华母亲从来不沾酒,居然端起了酒杯,还跟杨震碰了一下,这让光华姐姐和姐夫都感到稀奇。一家人商定,由于提亲的是老驸马,而皇上又是保媒的,皇上和老附马都不可能亲自到杨家来,因此杨家就该主动的去给皇家回话。就由杨震代表杨家,去给皇后回话并且答谢皇后。
次日下了早朝,杨震先跟光华一道谢过皇上,又和王诜到慈宁宫来拜见皇后。他们一到,皇后就明白是什么事儿了,先把杨光华一顿猛夸,把杨家祖辈上的光荣传统,叙说了一遍。总之表达的意思就是很重视这门亲事,也很高兴能够跟杨家结成亲家,特别是杨光华是天下第一才子,是皇上的大秘,能够找到杨光华,这本身也是朝廷和皇家的大喜事儿,大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