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姐儿捡的果子,果然特别甜。”刘老二憨笑着炫耀。“昨儿个回家的路上,村头宋婆子给我塞了把小青菜,说让我带回来给琼姐儿吃。说咱家姑娘捡果子给她,是个心善的好姑娘。”
提到这,琴娘也有话说了,“谁说不是呢,可没人教她,像是天生就有副怜贫惜弱似的心肠,村里头的婶子们没有不夸的。”
自家孩子被人喜欢,刘老二和琴娘自然都是欢喜的。
一家人正准备吃完饭,隔壁同刘大郎一块去镇上做工的长顺着急忙慌的跑了回来。城里新建码头,衙门告示要招不少工匠,刘大郎和长顺见有钱赚,便相约去镇上做短工。
长顺满头大汗的冲进了刘家,一口水还来不及喝,便拉着刘老大道,“叔,你家大郎被衙门抓了。”
一听衙门,刘家人都吓住了,即便是刘老大一个身高八尺的大汉,也忍不住哆嗦了一下,“究竟怎么回事?你说清楚。”
长顺喘了一口气道,“叔,大郎他……”长顺的表情有些为难,“他偷了人东西,被人告到了衙门。”
“什么?”凌氏尖叫着冲了出来,拉着长顺道,“什么偷?大郎怎么会去偷东西?胡说八道会烂舌头的!我家大郎才不会当偷子的!”
这话说的长顺也不高兴了,他眉头一拧,语气嘲讽道,“你家大郎一见衙役可都自己承认了的,凌大婶子,我可没胡说!若不是他偷了人东西被人抓住,又怎么会被衙役带走!如今可还在大牢里头关着呢。”
刘老大也训斥凌氏,“你给我闭嘴!”
凌氏这下子吓得人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干嚎起来,“我的儿,我的大郎……”
刘老娘也跟着哭了起来。
刘老二看不过去,拉着刘老大道,“如今天色晚了,怕是衙门也没人了,明儿一大早我和大哥就进城去看看。”
刘老大正没注意,听了刘老二的话,立马点了点头,脸色难看,“大郎这个混账东西,回来我一定打死他。”
刘老二却不说话,刘大郎眼高手低的,跟着他学了几个月的锔艺,便嫌弃太累不愿意再学,刘老大说的厉害,可知心疼儿子狠不下心来管教,否则怎么能闯出这样的大祸?
琴娘虽然看不上大房的人,可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小声提醒道,“老二,你要不去里正家里探探风?他家老大在衙门做事,懂得总比咱们多。”
刘老大和刘老二这才反应过来,说着就要出门,还是琴娘拦着他们,把自己贴己的几块布料和为刘琼准备的一篮子鸡蛋,递到他们手上。
“虽然是乡里乡亲的,可求人办事不能空着手去。”琴娘一脸认真道。
就连刘老大也忍不住赞叹道,“还是弟妹会办事。”
凌氏虽然有些眼气,可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救出大郎,凌氏平日里嘴巴不饶人,可真遇上了事,又怕的不行。刘老娘多活了几岁,倒比凌氏看着稳重些。
这会儿刘老娘拉着琴娘,焦急道,“老二媳妇,这大郎进了大牢会不会挨板子?听说进了衙门,有罪没罪,都得挨板子,大郎可怎么办哦。”
琴娘虽有些见识,可衙门的事情她也是两眼一抹黑,“衙门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抓人,现如今咱们还是得等消息。”
孩子们都呼呼睡去,可家里的几个女人都失眠了。凌氏和刘老娘担心大郎,琴娘则是担心去了里正家的刘老二。
天快亮了,刘老二才匆忙回家一趟,告诉琴娘他要和刘老大要进城去打探消息。又是一天的焦急等待,直到落日,刘老大和刘老二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他们在县城忙活了一天,赔尽了小心,忙的连饭都没有吃,撑着一口气回了家。
见到刘老大,凌氏忙冲过去问,“当家的,大郎呢?大郎咋样了?你把大郎救回来没有啊?我的大郎……”
刘老大不悦的皱着眉头,“这混账东西。”
琴娘见刘老二脸色不对,忙送上一碗水,担忧的问,“老二,忙活了一天,你和大哥怕是没吃饭,我去给你们煮面去。”说着,转身就进了厨房。
刘老大和刘老二两人狼吞虎咽的吃碗面,这才坐下喘了口气,把事情说了一遍。
说起来这事情还是得怪刘大郎,他去了镇上之后,被人勾着去了赌坊,赌这个东西一旦沾染上了,那可就是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妻离子散。刘大郎身上本就没什么钱,来来去去输的一干二净,还借了赌坊不少钱,为了还赌债,才铤而走险,去当了偷子。
“大郎进城之前我就嘱咐过他,赌可千万沾不得,没想到这孩子不听话啊。”刘老二颇为痛心疾首。
刘老娘忙道,“会不会是你们听岔了,大郎一向老实,怎么会去赌呢?”
“娘,这是张兄弟亲口说的,那混账自个儿承认的,不会有错!”刘老大道,“我们进城之后先去找了张家兄弟,他忙里忙外的帮我们打听了不少消息,帮了不少忙,咱们欠着张家人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