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出接什么话好听,只得顺着翠花的话,拿大郎说事,“翠花说的是,说的是。我家大郎是个懂事孝顺的,今天为了护着我这个做娘的,摔的那一跤可心疼死我了。也是我没用,连个半大的孩子也护不住,叫恶人得了手!”
翠花闻言目光微闪。
村长和里正却不愿再节外生枝,王里正接口道,“不必说旁的事。大郎孝顺,是全村人都看到的。你虽是后头进门的,也要好好疼爱教养大郎。母慈子孝,你家男人舒心,也不枉杨家心疼大郎。就是村里人看着,也只有称赞的份儿。”
柳氏连忙点头,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母慈子孝?怎么就绕到这上头了?
只是想着能彻底和王媒婆划清界限,又不用因杨家的事,而遭村里人唾弃,心里又高兴起来。
“里正说的是。”柳氏腆着脸笑道,“大郎如今跟着彩芽和翠花读书,我心里也是高兴。原是怕我再上门,打扰杨家清静。如今我算是看清什么人能来往,什么东西就该绕着路避开!”
说着瞟了王媒婆一眼,转头对翠花笑道,“你白叔不在,我原就是个做惯粗活的,往后我来接送大郎,帮着你们打水砍柴,也算是我一点心意,一点心意。”
这是她原就打算好的。
就算杨家和村里能大事化小,等自家男人回来,少不得又得吃一顿排头。
不如自己出些苦力,和杨家拉近点关系。
到时候若是杨家愿意帮着说两句话,自己在自家男人面前,多少还能抬起头来。
柳氏心中盘算着,屏息等了片刻,见翠花终于淡笑着点头,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王村长和王里正一听,才知杨家两个孩子都是读过书的,怪道这翠花小小年纪,说话做事都有理有据,心中不禁暗暗点头。
王村长这才开口又敲打柳氏几句,摆手让她先回家去。
翠花便说待会儿要去请许郎中,让大郎也一道看看,柳氏忙揽下请郎中的事,转身离开。
少了柳氏这个呱噪的,厅内又有短暂的死寂。
见翠花抿着嘴不开口,王里正只得看向王老头,轻咳了一声。
王老头抬起头来。
上头坐的是村里主事的,又是同姓长辈。
除了翠花这个苦主,再无外人。
王老头心知村长和里正已是给自家留足了脸面,只得硬着头皮开口,声音疲惫而干涩,“多的我也没脸解释,这事是我老王家不地道。好在没酿成大错,等会回家,我就让儿媳妇送些米粮布匹过来,算是一点补偿。”
话里话外,还是为王媒婆对翠花所作,留了余地。
翠花只是不语,挺直身板端坐着。
王老头抬眼一扫,心中暗叹,停顿许久,转头看了眼身后的王媒婆,老眼内既有怨愤也有不忍。
闭了闭眼,才有些艰难的对翠花说道,“让我这婆娘给你家姑娘磕个头赔罪,人命关天,不能让你们白受惊吓和委屈。你就代她受这个礼。”
王村长和王里正一愣,想了想却是都没有说话。
要我跟个黄毛丫头磕头认罪?!她也不怕折寿!
再说翠花也没真嫁过去!那病秧子也没死成!
她暗地里赔了十两银子——如今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拿到面上来说,但有村长里正出面,她推伤那病秧子的事,也同样不能再闹出村子外头去。
要她赔罪?呸!
王媒婆猛然抬起头,脸上不知是恨是羞还是急,扭曲得骇人。
待看清屋内众人神色,涨红的脸唰的一下又白了,梗着脖子却是不动。
王老头重重叹口气,伸手推了王媒婆一把,见她还敢瞪着自己,恨铁不成钢的怒火又起,抬脚往王媒婆膝盖窝一踢,逼着她下跪,又伸手将她的头摁向地面。
咚的一声轻响。
王村长和王里正忙移开视线,低头喝水。
翠花却是等王媒婆实实在在的趴下了,才站起身来,侧身避开,“王大爷快把人扶起来,我人小福薄,不敢受这赔礼。”
那你怎么不早说?!
王媒婆恨得抓着地面的手都抖了,不用王老头再扶,自己踉跄爬起来,老脸涨的紫红,勉强冲村长和里正行过礼,抬脚就往外走。
别说王老头见状气得说不出话,就是村长和里正也直摇头。
“罢了,这事就这样算完。”王村长皱眉开口,连连长叹,又看向翠花,“好孩子,你可还有话要说?”
这王婆子竟是比自己想的还要死不悔改!
好在她留了个心眼。
最迟明天,她就不信没人来治这王婆子!
她对这王婆子是还有话要说,不过会有人代她说,代她闹!
翠花心中嗤笑,脸上不动声色的默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