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大部分暑气已过,天气逐渐转凉,但是还是残留了一些热气,闷得人发慌。
知了在外头鸣叫着,屋内古色古香,层层叠叠的床幔薄纱至上而下的垂落着。
仔细看过去,床上薄被清浅的上下起伏着。
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
“笃笃笃”,是指关节击打木门的声音,“岁岁,你在吗,娘亲要进来了?”
“嗯”,床上发出嘤咛声,应了门外的叫唤。
苏宁安推门而入,关好门后,转身看自家女儿穿着件小衣坐起来,露出雪白细腻的肌肤,还是一脸睡意朦胧。
她走过去,抬手放在女儿头上,轻轻揉了揉,温声道:“你爹的信又到了,他让我们赶紧回京,说是有事情要讲。”
“父亲为何不在信里说,非得让我们回京?”姜岁听了母亲的话,发出了疑问。
“你爹说这件事事关重大,纸笔讲不清,”苏宁安跟着叹了口气,“看来咱得回去了。”
“乖乖你先准备收拾一下东西,我去和吴村长讲一声,咱们明天就走。”
苏宁安说罢,等姜岁应了之后,转身走出门去了。
母亲走后,姜岁长叹一口气,又重重地倒回床上。
又要开始奔波生活了。
姜岁今年十五岁,距离她开始跟着母亲四处奔波已经六年了,虽然不是没有回过家,但是美人老妈一潸然,她就忍不住缴械投降,乖乖又跟着她出来了。
她承认,她就是逃不过老妈的美人计。
说到老妈这个词,还是她娘亲教的,苏宁安说,她来自一个叫华国的地方,那里几乎人人都吃饱穿暖,比京城还要富裕热闹百倍不止,她是那里的一名刑侦警察,大抵是如今在大理寺任职的。
母亲时常会在游行途中行侠仗义,教导她防身的功夫,并跟她讲述华国拥有的事物和一些趣事,她也爱听,这便是她击败自己的懒散性子,与母亲一起仗剑天涯的另一原因。
可惜父亲是太子太傅,不得离京,不然不知道他们一家三口的游行会有多快乐。
第数次为父亲哀嚎后,姜岁在床上蹬了蹬腿,翻身下床。
为自己穿好衣服后,开始翻箱倒柜的收衣服。
“驾!”正午的树林里,两道人影疾驰而过,两人先后扬鞭,向远方而去。
苏宁安母女二人身着男装,一路快马加鞭。
好在她们原先停留的地方离京城并不远,疾行几日后,逐渐到了京城附近。
此时过晌午有段时间了,感受着四周的人逐渐增多,母女俩也放慢了速度,慢慢的跟着大部队一起进了京城。
进入京城后,距离太傅府还有一段距离,再加上姜太傅此时估计也不在,母女二人也不急着回家了。
二人走马观花似的,坐在马背上,慢悠悠地晃着,四处观看。
“糖葫芦!新鲜的糖葫芦!”
“烧饼!刚出锅的烧饼!”
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岁岁,要不要吃糖葫芦?”苏宁安一边说着,一边翻身下马,站稳后便牵着绳往卖糖葫芦那人去。
姜岁见状,随着母亲下马,走在她身后。
那商贩早已注意到这向自己而来的两人,他举着那糖葫芦数量不过半的扫帚迎过来。
“二位可是要买糖葫芦?”他先是询问,随后又自豪道,“小人这糖葫芦啊,今早刚做的,新鲜的很呐,您瞅瞅,不过一会儿便卖得只这了。”
“来两串!”苏宁安喊道,又问“老叟,还是两文一串吗?”
老人家一愣,回过神来:“当然,小人这十几年来都不曾变过价钱。”
苏宁安付了钱,取了糖葫芦,又带着姜岁找着家苏氏钱庄。
走到钱庄门口,店里的伙计一看有客人来了,赶忙迎上来:“二位公子可是要存银两?还是要取些钱财?可是要小的帮忙做些什么?”很是热情有服务精神。
苏宁安听后哈哈一笑,“这才多久不见,已经认不出你家小姐了吗?”
伙计一愣,又细细的观察,苏宁安和姜岁大大方方地让他看。
不过几瞬,喜色爬上伙计的脸,他兴奋地朝里喊:“吴叔!小姐和小小姐回来了!”
很快店内传来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闲着的大家伙都争先恐后地出来了。
“小姐,小小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钱庄吴掌柜握着两人的手,说得热泪盈眶。
“吴叔,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苏宁安有些无奈。
“吴爷爷,我跟娘亲只是出去玩了,又不是去受苦的,而且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吗,您这是干什么呀?”姜岁有些哭笑不得。
吴叔用他那闪着泪花的老眼深深的看了看姜岁,重重地叹了口气。
“对对对,见面了是该开心才对。”吴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