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孝达皱了皱眉。
他并不相信裴子烈会在这个时候率军直扑城门,难道裴子烈就不担心城中会派出援兵么?因此按理说只要尉迟顺可以撤退到距离襄阳城小半里地的范围内,那么也就算逃出生天了。
可是怎么到现在裴子烈依旧在穷追不舍?
“叔父!”尉迟宽终于忍不住了,“我带领三千兵马前去接应,不需要别的,只要六弟麾下这些先行撤退过来的兵马就可以,我们背靠城池,人数也不少,裴子烈必然不敢贸然追击!”
而其余的几名将领也都看过来,显然和尉迟宽有相同的想法。大家都知道少将军是老将军最喜欢和器重的儿子,若是少将军出了什么意外,大家也不好交代。
曹孝达正想要说话,尉迟宽上前一步:“本次出动只是动用六弟原本麾下的兵马,还请叔父恩准!”
曹孝达脸色变了变,他隐约察觉到了不对,周围将领们看过来的眼神之中甚至有了些许敌意。
这襄阳城虽然是曹孝达在主导,但是毕竟是尉迟迥的襄阳城,尉迟宽作为尉迟迥的长子,才是现在这些城中将领真正效忠的对象。而曹孝达虽然辈分在那里,但是也必须要注意他的身份,喧宾夺主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现在敌人大军压境的情况。
外患已经足够严重了,当然不能再有内忧。
所以现在曹孝达已经没有选择:“一定要小心!”
尉迟宽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曹孝达是什么样的性子,这个时候他能够松口依旧已经很让尉迟宽高兴了。
看着尉迟宽在将领们的簇拥下快步走下城门,一时间曹孝达有一种无助的感觉,这襄阳城看上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是这么多的掣肘又让自己如何能够真的主持整个襄阳的防务?
尉迟顺这一次主动撤退的确是曹孝达下达的命令,岘山那边守不住之后,檀溪这里若还是坚守的话就等于将后背暴露给了敌人,并且之前隆中一战,尉迟顺失败,就已经足够证明尉迟顺和裴子烈在兵力上的差距非常严重。
而这兵力差距一时半会儿并不是士兵素质和器械多少能够弥补的,尤其是裴子烈在这两个上面也并不处于劣势。
因此曹孝达并没有奢望着尉迟顺能够在檀溪方向同时面对裴子烈和任忠,之前能够挡住任忠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可是显然尉迟顺并不是这样想的,他执意要抽调三千兵马作为伏兵,可是最终却演变成了现在这无可收拾的样子,甚至还使得尉迟宽抽调另外三千兵马前去支援,就等于这六千原本驻扎在檀溪岸边的军队再一次全部参加了战斗。
曹孝达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手中的拳头重重的砸在城垛上:“抽调两千兵马交给折冲将军(作者按:尉迟宽官衔)。”
只是带着三千兵马前去,不啻于羊入虎口,至少多两千人,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至于这一战的成败······
曹孝达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天空。
或许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
尉迟顺逃得很慌张,整支军队已经彻底溃散,而裴子烈所部依旧以陈智深为前锋,在后面紧追不舍。
这的确是让尉迟顺有些吃惊,毕竟前面不远处就是襄阳城,而此时襄阳守军显然已经有所行动,可以看到整个襄阳的城头都已经被灯火照亮,这座雄城的轮廓出现在所有人的实现之中。
一开始分散突围的时候,尉迟顺的身边还有一百余人,现在只剩下了七八名亲卫,有一些是走散了的,当然还有更多是脚步慢了,最终被后面的敌人追上要了性命的。此时尉迟顺只能懊恼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步行而不是骑着战马。
这急急如丧家之犬的感觉可不怎么样。
“将军小心!”一名亲卫眼疾手快,拦在了尉迟顺的身后,而几支箭矢呼啸而来,转瞬就将他的胸膛贯穿,那亲卫哼也没哼、倒地身亡。剩下的几名亲卫急忙聚拢,将尉迟顺掩护住。
“活捉尉迟顺!”身后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陈智深打了一晚上,非但没有疲惫,反而越来越有精神,所有的声音之中他的大嗓门辨识度最高。
“活捉尉迟顺!”下一刻,周围漫山遍野都回荡起这个声音。
尉迟顺回过头,看着那些越来越近、逐渐将半边天都照亮的火光、那些滚滚如潮流的火光,一时间有些恍惚。
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落到这个田地。
“六弟!”就在这个时候,前方骤然响起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便听见一声大呼。
尉迟顺惊讶的抬头看去,只见一道身影骤然在黑暗之中窜出来,手中的弩对着尉迟顺身后一射,一名巴蜀士卒应声而倒,而那身影在尉迟顺前方勒住战马,伸出手:“六弟,快上马!”
尉迟顺急忙伸手,而一队队弓弩手从左右两侧散开,不断的将箭矢倾泻在那些迎头冲上来的巴蜀将士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