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还君明珠> 世上已千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世上已千年(1 / 2)

“殿下?”

曾白小心翼翼地唤醒崔邺,看着他秾艳的眉目戾气横生,冷冰冰扫向自己,不由得低下了头。

今日天气晴好,崔邺刚从宋府回来,刚睡下便被叫起,任谁都难有好心情,何况是本就喜怒无常的崔邺。

与宋唯葭的婚事定下以后,崔邺在上京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在此时传出他被侍妾刺杀,又陷宋氏嫡长孙宋治青于生命垂危之中,传出去对崔邺实在不利。因此被荣荣刺杀一事,崔邺瞒得一丝不露,对外称病不朝,实则在王府养伤。

当日荣荣给崔邺与宋治青同时下了药,只是崔邺几乎没喝酒,又行伍多年,养了几日神志便恢复清明,只是容易困倦。宋治青没有这般好运,只略醒了一刻钟又昏迷,阴云依然沉沉笼罩在宋氏一众人的心头。

宋治青是宋氏未来三十年内封阁为相的期望,不想也知道宋阁老的心情绝不会好,为挽回宋阁老,崔邺略有好转,便带着厚礼亲上宋府拜访。

五殿下以皇子之身带病亲至,饶是宋阁老心有怨气,也不得不笑脸相迎,二人在书房内长谈许久。等崔邺告辞之时,宋阁老再次殷殷相送,态度明显转好许多。

崔邺与宋阁老客客气气道别后矮身坐回马车——他受伤未愈,不能骑马,曾白试探问:“殿下,一切可还顺利?”

“怎会不顺利?”崔邺嗤笑一声:“赐婚圣旨已下,他比谁都清楚,宋氏除了跟随我,根本没有其他选择。他摆出姿态来看我的诚意,想从我这里讨回代价。宋治青是宋氏玉璧又如何,任何人都可以用一个价值来衡量。”

说到此处,崔邺顿了一下,微不可闻地道:“……难道我给她的不够多吗?”

这句话是个问句,更像是自言自语,曾白知道崔邺不需要他的答案。一路无言,回到王府后,崔邺回卧房小憩。他需要多修养,由曾白逐一过目近日上报的消息,只有他也无法定夺的重要事宜才会上呈崔邺决断。

近来崔邺性情愈发冰冷,想到从前荣荣有孕的时候,崔邺看折子的间隙甚至会考虑孩子的名字,荣娘子遁入临山许久未出,以崔邺素日赶尽杀绝的作风,却未令人放火烧山,只令他们将荣荣抓回来,显然有些留情的意味。曾白为荣荣对崔邺竟有这样大的影响感到暗暗心惊。

如此想来,他也许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曾白道:“臣在临山发现了荣娘子的踪迹,兵马司已候在半路,只等殿下示下,便可动手。”

崔邺正看着床前屏风上随意搭着的嫁衣。那日他信手射杀了提亲的大雁,曾白察言观色,立刻撤走所有预先备好的礼品器物,唯有那件崔邺亲自吩咐制备的嫁衣留下来,被崔邺随手扔在屏风上,看起来并不珍惜,可也并未毁掉,曾白等人不敢挪动。崔邺起身道:“宋氏知道了吗?”

曾白低头道:“还未得到殿下的旨意,臣不敢擅专,并未知会宋阁老。”

“不必告知了,”崔邺轻按曾白的肩以示认可,“我亲自去。”

侍女围着崔邺为他梳洗更衣,曾白劝道:“殿下,您大伤未愈,今日前去宋府又这般耗费心力,还请殿下保重,臣一定把荣娘子带回来。”

崔邺漫不经心挑他一眼:“带?”

“是抓、抓回来,”曾白连忙改口,只觉崔邺语气听起来竟然带着一丝诡异的兴奋,但他没忘记自己的坚持,又道:“殿下,您实务必珍重自身,眼下实在不宜骑马,殿下!”

崔邺恍若未闻,“嗒”一声扣好轻甲翻身上马,曾白无可奈何,亦拍马追随前行,一行轻骑向临山而去。

……

荣荣醒来时觉得嗓子沙沙地痛,她轻声唤崔游,无人回应,立刻心下一沉,像是一脚在看不见的云端重重踏空,回过神来心跳如雷,已是一背冷汗。

她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这座木屋很小,荣荣很快绕着木屋转了一圈,依旧没找到崔游的身影。她垂头丧气走回屋内,不小心脚下一栽,歪坐在地上,脚踝痛得要命。见不到崔游这个人,前几日就像做梦一样,荣荣捂住脚踝坐在地上,听着自己失序的心跳,慢慢等这阵疼痛过去。

约莫坐了一刻钟,她觉得好些了,才一瘸一拐走回房内,坐到书桌前。桌上摆着崔游取下来的燕子风铃和小药罐,风铃下压着一张字条,崔游写:要下山为她请一位大夫,见她还睡着就没有叫醒她,一个时辰后归。

荣荣拿着字条反复看了三四遍,在心里默默念诵,仍旧神思不属,却不免嘲笑自己的患得患失。崔游又不是长了翅膀,怎么会飞走?

许久不曾见到崔游的字,她把字条看了又看,折起来握在手中,纸张粗糙的边角膈在掌心,带来真实可信的刺痛。

荣荣强迫自己镇定,她披上衣裳,包扎好扭伤的脚踝,推开窗,山中微寒的风迎面吹来,鸟声啁啾之中,荣荣捕捉到远处地面整齐地轻微抖动。

寻常人也许不以为意,然而荣荣在将军府听惯了这种声响,只有整肃的官军骑马才会有这样的动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